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第370节(2 / 2)

加入书签

王浩顿时疑惑道,“这我就不明白了。既然人工计算会出差错,为什么你们不用计算机模拟计算呢?”

“如果用计算机,代入大量数值做模拟计算,即便偏差范围更大一些,但数据多,自然就知道哪一种方案更好了吧?”

这就是个概率问题。

比如,方案一和方案二做对比,代入数值2,方案一的数值更高,代入数值2,方案二的数值更高。

那么一个个去计算代入数值,自然很难得出哪一个方案更好的结论。

如果用计算机模拟,一口气代入‘1-10000’的数字,其中方案一更好的有8000种,方案二更好的有2000种,自然方案一就会成为最好的选择。

曾海玉听的有点想吐血,他张了张嘴不知道该怎么说,看向王浩甚至有种‘何不食肉糜’的神态。

我们都快要饿死了,你问我们为什么不吃肉?

计算机模拟计算?

他们就连做人工计算,都废了很大的力气,要是能有高端的计算机模拟操作,还用费时费力的去手动计算?

第二百五十七章 确定新粒子,国际震动!爱德华-威腾:原来保罗是叛徒!

“叶轮机械的风压问题上,我们一直都针对方案进行手动计算。”

“我们也想利用计算机进行模拟计算,但是根本没有模拟系统啊,叶轮机械风压的计算是个复杂问题,国际上很早就有模拟系统,但是我们还没有……”

“所以暂时只能手动进行计算!”

曾海玉发现王浩确实不知道,硬着头皮进行了解释。他们当然知道模拟做大批量计算更好,但根本没有对应的系统,就是没有相关的软件。

这种软件涉及到非常复杂的数学问题,想要进行开发难度是非常高的,可不止是口头说说就能做出来。

曾海玉的解释让王浩明白过来,他发现自己想的有点简单了。

王浩大体知道叶轮机械的风压计算是怎么回事,主要的计算难度还是在流体力学的近似计算上,但就像是航天局拥有火箭模拟系统,他下意识觉得航空发动机领域的研究,也会有类似的模拟计算系统。

两种系统看似不是一个问题,实际上,牵扯的主要难度都在于复杂方程计算上。

航空发动机制造的主要问题在于研究历史比较短暂,国内是在三十年前,才正式开始航空发动机的研究。

当时的研究方法是,大量借鉴国外发动机的经验,甚至说,只要能够仿造出来就是成功,根本没有设计方案问题可言。

研究真正牵扯到设计方案还是在近十年。

当国内自研的航空发动机性能稳定,并能够装配到高端战斗机上,才真正进入到自研更高端发动机的阶段。

当到了自研高端发动机的阶段,就没办法再去借鉴国外方案,才会有全新的‘构造设计方案’一说。

这是个快速转变的过程,附带的体系自然就会不完善。

叶轮机械的风压计算牵扯到非常复杂的数学问题,可不是容易依靠计算机模拟计算的,航空发动机研究所方面,连模拟计算系统的开发都还处在论证阶段。

所以针对几种全新的设计方案,现阶段只能采用手动计算的方式进行对比。

其实还是自研高端发动机,时间太过短暂的问题。

国际上拥有垄断地位的航空发动机公司,研究航空发动机的历史可以追溯上百年,自然拥有成套的专业体系,早在三十多年前就拥有了专业的模拟计算系统,就是专门为研究航空发动机而开发出来的。

国内则是研究的时间太短,一些体系就没有能够跟上来。

王浩认真的想了想,说道,“你们的几种方案想要确定哪一种更好,最好的方式还是带入大量数值去计算。”

“当然也有另外一种方法,就是做解集函数推导对比,难度就实在太高了。”

“我也不知道是否能分析出来……”

他说着摇摇头。

这个回答让曾海玉有些失望,研究所为几种方案争论不休,而他们做计算却无法得出确定的结论。

现在就连数学第一人的王浩都没有办法?

“不过……”

王浩的话音一个转折,继续道,“如果是做一套模拟计算系统出来,我觉得可以认真的研究一下。”

“这种系统对于你们的研究应该很有帮助吧?”

曾海玉都听愣了,他下意识的反问一句,“真的?”

他说完自觉失言,马上道,“王教授,我不是质疑你,但实在太惊喜了,要是能有一个模拟系统,我们就可以多想几种方案去计算,以后就也不会有这方面的烦恼了。”

“叶轮机械的风压计算实在是太重要了,有了模拟系统的帮助,航空发动机的研究最少能够缩短三年以上!”

曾海玉说的一点都不为过,甚至还有些保守了。

航空发动机的研究有三大难关,一个就是提高发动机内部的增压比,第二就是增强材料的耐高温能力,最后就是解决内部部件的承力问题。

提高发动机内部的增压比是排名第一位的,而想提高增压比就是提升内部风扇叶片的增压效率,风扇的设计是至关重要的。

如果能够有一套完整的模拟系统,对于前期的方案设计以及后期的试验都是非常重要的,就会大大缩短发动机研发时间。

一般来说,顶尖发动机的研发时间都是以年来计算的,一款最先进的发动机,用十年能够研发出来,速度已经很快了。

有了完整的模拟系统的帮助,前期设计加上后期的实验,研发速度提升三年是一点都不夸张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