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工厂穿民国 第14节(1 / 2)
村长好奇问,“羊也是这个价钱吗?”
“对。一样的价。”
村长点头,见村长进来,让媳妇去喊杨二爷,让他把羊也牵过来,“一斤肉换四斤苞米。”
村长老娘见这事是真的,心里也泛起嘀咕。
粮贩子到乡下,一斤苞米给的价是一分2,四百斤苞米是……她不太会算数,算了半天,也没算出来。但是养猪需要多少粮食,她是知道的,就算全部换成苞谷,三百斤就够了。
更何况他们乡下养猪,用的是麦麸、红薯藤、猪草以及剩饭剩菜。没人会傻到只用粮食来喂。
这么一算,养猪可以赚不少钱啊。
村长老娘在这边算小账,村长小儿子也在跟大柱算账。
跟老太太不同的是,村长小儿子会算数,他只用心算,就算出四百斤苞米是四元八角。而卖一头猪才值三个大洋。比卖给猪贩子多赚一元八角。多划算啊。
大柱听他这么一算,反倒不信了,“不能吧,天上怎么会掉馅饼呢。”
村长小儿子见他不信,立刻急了,“真的。粮食就在我家摆着呢。整整六车粮食。那苞米比我们家的都好。”
大柱一听,将信将疑,不过碍于村长的威严,他还是牵着猪跟在村长小儿子后头。
大柱一家也跟过去,卖猪可是家里头等大事。他们家一年到头就指着这头猪盈余呢。
到了村长家,门口已经挤满了人,时不时传来猪叫。
大柱踮起脚尖,只看到里面的人在称猪。问村民才知道,村长把他家两头猪都给卖了。
称完重,秦无双登记下来,“一头是112.4斤,我算你113,一头猪是110.6斤。我算你111。两头加起来是224。乘以四倍就是896斤。”
她扭头示意雷彪给大家称重,这次没有解开袋子,她冲村长道,“称完重,你们再解开袋子挨个检查,你把袋子倒过来都行。”
村长心里确实这么想的,面上笑笑。
一袋是80斤。这是标准规制。896斤是11袋,再加20斤。
称重后,村长挨个袋子打开。叫了两个村民过来帮忙。他家的麻袋,口子要大很多。这种袋子一般能装150斤。
两个村民把着麻袋,他往里面倒玉米,玉米哗啦啦往下流,能看得清清楚楚。
一袋没问题。他们又倒到另一个麻袋。直到把896斤的玉米全部过一遍。
那两只猪绑好扔到一边。接着称重下一家。
这猪体型非常小,称重只有92斤。
除了村长家,其他家都只养了一头猪。而且这些猪重量都不及村长家的,最瘦的猪才83斤。
最后一家是羊。
村长见他只牵着三只羊过来,有些诧异,“你家不是养了四只吗?怎么还留一只在家?”
杨二爷熟练地扎好羊,这才回答村长的问题,“那只羊已经怀崽了。”
三只羊总共152斤。最重的一只才62斤,这也太瘦了。
猪和羊的粮食全部送完,还剩下不少粮食。
秦无双不可能原路把粮食运回去,她找村长商谈明年养猪的问题,“我想村里帮我养猪。我可以预付他们两百斤苞米。”
她刚刚在路上跟雷飙打听过了,这个村子其实还算富的,一个村子还能有好几户人家养得起猪,换成他们老家,一个村子能有一户人家养猪就算好的。既然家家户户都养不起,而她又需要将大洋变现,就只能想法子让这些人养猪。预支粮食就很有必要。
村长眼底滑过一丝惊喜,“当真?”
“对。”秦无双示意村长跟大家说,“愿意养猪的,到我这边领粮食。你这边统计一个册子,明天我再把剩下的粮食拉过来。”
村长点头,“好,没问题。”
他冲着村民们把秦无双的意思转达了。
村民们立刻交头接耳讨论起来。还有给粮食喂猪的?这么好的事情打着灯笼都难找。一头猪养到出栏大概需要280斤粮食,乡下人一般都会打猪草,又能省下不少。她现在给了200斤粮食,剩下的他们自己打猪草就行了。想想这跟白捡钱有什么区别。
难怪这些村民们激动得两眼放光。更有人给秦无双跪下磕头。
有人警惕心强,觉得这事儿太好了,好得不真实,不确定问,“明年还是一斤换四斤吗?”
秦无双点头,“对。还是一斤换四斤。”
这话一出,全村几乎所有人都举起了手,“我养!我家养一只。”
秦无双看向村长,“家里养不起的。帮忙你帮我斟酌。这生意我是想长长久久干下去。”
这年代的人太苦了,尤其许多人家喜欢多生。就算她给他们发粮食也未必会用来养猪。可能被他们自己吃了。
在自己力所能及的地方,她乐意帮助他们,但是如果有人养不起猪,却领了她的粮食,将来收猪时,她收不上来猪,她能拿对方怎么办?她不可能将人逼上绝路。到最后会有一堆不养猪,却想占便宜的人找上门。
既如此,一开始就不能坏了规矩。需要由村长牵头,让他来负责监督这件事。
村长秒懂她意思,在村民们过来登记的时候,他再三提醒村民们,这些粮食是用来养猪的,不是她发烂好心送给他的。
村民们再三答应一定会养好猪。也有人家境困难,想多养两头。
一头猪给200斤粮食,两头猪是不是可以给400斤粮食?
秦无双摇头拒绝了,“每户人家只能领一头猪。”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