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靠宠妃系统当了秦始皇的国师 第57节(1 / 2)
他如何以人力,与仙人对抗?哪怕是对始皇帝,他也无法想出颠覆大秦政权的谋算,仅仅是琢磨怎么刺杀他。
始皇帝在,大秦本就很难乱,如今,神仙巩固民心,岂不更是稳如泰山?
一位六国余孽的悲愤,上首的始皇帝没有任何察觉,他仅是继续让宦人宣念:“奉礼!”
“奉礼——”
“奉礼?”萧何回忆了一下自己所有阅读过的祭祀礼仪,都不曾发现有奉礼环节。
刘邦随口道:“以前是祭虚无缥缈的神明,现在是拜真实的神女,当然要按照现况调整礼仪。”
真实的神女啊……
“若为三公九卿之流,是否能更多地接触国师?”
刘邦说话的同时,仰首看向高处的人影,似有燎原烈火,灼着眼中的野心。
若是可以求到一枚仙丹……他不奢望能把始皇帝取而代之,但是,修仙一途,他亦想分一杯羹。
没有人回答他,刘邦也不在意,大丈夫在世,本就该有寻常人不解的雄心壮志。
奉礼之话喊出来后,先缓步走到神女身前的,是一群方士。侯生走在最前面,手里捧着一托盘,以黑布遮盖。
他们齐齐对着青霓与始皇帝行了礼后,看向青霓的目光带着狗子讨夸奖的希翼:“国师,你说的爆炸,我等已经弄出来了!”
始皇帝:“???”
不是说只有烟花吗?哦,这大概就是惊喜吧。
侯生兴致勃勃地扯开了黑布,托盘软垫上面,摆着一根铁质的长管。青霓乍一看,差点以为是枪头。
卢生则小心翼翼地捧起它,介绍:“国师,我们一开始找到了爆炸的配方,可威力并不大,至多炸开储藏它的器具,后来我们又试了多次,才配出能炸开山石的爆炸。而用这铁管盛装,是我们一同商量出来的妙招!”
说到妙招时,卢生骄傲之色溢于言表。
“它需要火来点燃,源于丹药,为方便称呼,我们就胡乱称其为火|药。除了能够开山炸石,它也能够运用在战场上,而战场之中,多数兵卒的死亡并非是战场拼杀,是战后铜铁箭头、枪头、剑、刀等等造成的伤口,使他们发热,病痛,死亡。炸|药爆开后,铁管迸射,碎片扎入人肉中,纵使侥幸没死,他们回到军营,也不一定能存活。”
始皇帝大悦:“彩!”
至于这样子不太人道……开玩笑,上了战场还追求人道,是想等着被对面全歼吗?
始皇帝当场履行了自己的许诺,将在场方士都封了爵。方士们立刻齐声拜谢。
卢生与侯生喜笑颜开,对视一眼后,由侯生道:“陛下,还请容许我等为你和国师演示一番。”
陛下微微点头。
卢生先在祭坛附近找了一块大岩石,凿出一个洞,随后往铁管里倒入一定分量的硫磺、硝石、木炭粉,把铁管的开口盖子推上大部分,只留下小部分开口,及一条引信在外边。他大力摇晃,使硫磺硝石木炭粉三者充分搅拌,将铁管插|进岩石中,侯生拿过来火把,“请诸位捂住耳朵。”点燃引信。
然后,两人拔腿就跑,仿佛后面有疯狗在追。
爆炸声在他们跑远后,轰然震响,如同天际落下了霹雳。尘土飞扬,石块溅出,噼里啪啦打在附近的土地、树干上。离得稍微近的人耳中嗡嗡地响着,只觉得天折地裂了,大地都在颤摇。
武将们望着渐渐拂去的烟尘,眼睛亮得惊人。
这是战场利器啊!有了它,开拓疆土就更容易了!
文官们纵然脸色惊白,此刻却也死死盯着爆炸的地方,在余韵过去后,左相王绾抢先所有人踏出来:“恭喜陛下!贺喜陛下!有了这件神物,开山碎石便如探囊取物!”
能大大加快某些工程的进度,节省时间,又节省民力,一举两得!
李斯慢了一步,暗暗咬牙,同时绷紧了神经。他知道,如果陛下真的准备让民众知道国师的作用,绝对不止这一项“礼”,下一次,他一定要比别人更快!
卢生悄悄瞪了王绾一眼,也站了出来,却是对着青霓一拜,扬声道:“娘娘怜惜世人不易,特意下凡相助大秦,吾等将火|药献于娘娘,可加快灵渠的开凿,减轻役者劳苦!”
在始皇帝的示意下,这话由宦人传播,使下面人群也能听清。劳役之事本就与他们息息相关,一时间,赞美之言洋溢在空中,仿若要堆满山间。
一部分人关注点却在别的地方。
“真可怕啊……”刘邦喃喃。那么震撼的动静,林惊鸟飞绝,“能用去炸开灵渠的威力,用来炸裂人的身体,恐怕也是轻而易举吧?”
张良痛苦地闭上双眼。
秦有这样的利器,他们还如何消灭暴秦?只需要将它往军中一扔,就足以让人恐惧。精兵终究是少数,大多数是没训练过的普通人,恐惧引起恐慌,恐慌泯灭士气,紧接着就是军队溃散,秦不费吹灰之力就能毁灭军心。
为何!为何她会助始皇帝!暴秦无道,九天玄女浮云那般高高在上,不染凡尘俗世,为何会在俯视人间后,纡尊降贵地降临大秦!
就这暴君,难道还能和黄帝相提并论?
张良绝不承认这一点,在他看来,什么德高三皇,功盖五帝,不过是始皇帝自我吹嘘罢了。
他抬首,眺望高空,龙与凤的部分躯体被云雾缭绕。“太高了……”张良呢喃。
那位世外仙一定是因为飞得太高了,被云遮挡视线,才会不曾了解秦是怎样一个国家。
第55章 墨家入秦
火|药之后, 是母牛。
当扶苏把牛牵上来,并且以一种娴熟的姿态摸了摸它的耳朵,头顶, 轻声安抚它时,大秦臣子集体瞳孔地震了。
长公子,你为何会如此熟练!难道安抚牛和安抚马是一样的?
蒙毅瞅着那个鼓起的牛肚子, 脸上欲言又止,止言又欲。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