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科举之路 第5节(1 / 2)

加入书签

忽而,秦遇感觉到一道带刺的目光向他射来,但他抬眸时,那道目光又不见了。

他环视一圈,大家都在做自己的事。

或许是他太敏感了。

中午时候,他回家吃饭,张氏问起他在私塾的情况,秦遇没有只报喜不报忧:“夫子说我字写得不好,要多练。”

张氏一听,眉眼间立刻跟着染了愁绪。

秦遇给她碗里夹一块五花肉,仰着小脸笑盈盈道:“但夫子夸我记性不错,悟性也尚可。”

谭秀才不是轻易夸人的人,或者说时人都含蓄,除非真的做得好,才会夸两句,一般时候给个笑都不错了。

这是秦遇根据谭秀才的面部表情变化得出的,对方对他应该还算满意。

张氏很高兴,眉毛都扬了起来,“你读书辛苦,多吃点儿。”

秦遇吃着饭菜,缓缓道:“娘最近有没有托人打听,有没有牛贩子来。”

他们家早点买一头驴,他娘就能早点轻松。

张氏嗔道:“哪有那么容易,这事儿得靠碰运气。上一头驴还是两年前有人买呢。”

她不免感慨,比起他们这种小作坊,乡下农户的数量更大,要牛的比要驴的多。牛贩子除了牛,还贩马,贩羊,贩驴,只不过一般牛贩子贩牛居多,所以统一叫牛贩子。

张氏说者无心,但秦遇听者有意。他忽然道:“娘,我们不一定只能从牛贩子手里买驴啊。”

张氏有些懵:“什么?”

秦遇放下碗筷,眼睛放光:“娘可以托人去问问,看之前买驴的人家有没有小驴卖。就算没有驴,买头骡子也好,价钱上虽然贵点,但以后拉磨拉货都好使。”

张氏闻言喜上眉梢,“娘之前怎么没想到,就盯着牛贩子了。”

她一把搂住儿子,使劲揉了揉:“遇儿怎么这么聪明。”

“因为娘聪明,生的儿子也聪明。”

张氏一怔,随后忍不住大笑起来,“你就哄娘吧,嘴巴怎么这么甜呢。”

张氏感觉一身的疲惫都去了七七八八,午后,秦遇回私塾学习,张氏关了铺子午睡,睡着了嘴角都是翘的。

第6章 打算落空

又是赶集日,张氏在豆腐铺子里忙碌着,一名上了年岁的妇人把空碗给她:“给我装老一点的豆腐,我回去煎着吃。”

“好嘞。”张氏笑应,麻利的给她装好。

老妇人接豆腐的时候,似是不经意问道:“听说你家小子送学堂了?”

张氏大大方方应下:“是啊。”

不等人反应,她又道:“就是随便学学,认些个字,反正他一天天待屋里也没干啥,还不如去学堂。”

老妇人跟着附和,付了钱就匆匆走了。她拐过一个街口,被人叫住。

那是一个身材壮实的汉子,皮肤黝黑,期待地看着老妇人:“婶儿,有结果了吗?”

老妇人啐了一口,“你要吓死我啊。”她抚着心口,没好气道:“别想了,张氏已经把儿子送学堂里了。”

汉子急道:“她疯了不成,她儿子一副病恹恹的样子,咋还送学堂。”

“人家钱多,人家乐意,满意了吗。”老妇人翻着白眼,拿手指戳他:“你是不是脑子进水了,黄花闺女不要,非要个寡妇。”

汉子没吭声,老妇人拽着他走了。

非是张氏长得美貌,遭人惦记,人家真正想要的是张氏做豆腐的手艺。

张氏心里门儿清,她谁都不信,只信她和她儿子,她以后能依靠的也只有她儿子。

等到豆腐卖完,隔壁卖烧饼的大婶过来朝张氏挤了挤眼,偷偷对她竖大拇指。

张氏无奈:“嫂子就别笑话我了。”

“咋是笑话你,我看人可准了,你以后有后福呢。”

张氏抿嘴笑:“那就承嫂子的吉言了。”

两人说笑了一会儿,张氏就赶紧去后院做饭。没多久,秦遇就回来了。

他照旧说起在私塾里的情况,自己学到了哪里。

张氏听得眉眼弯弯,觉得自己儿子真聪明,学什么都快。

秦遇为了克服手劲儿小的问题,现在每天都会提适当的重物,倒立几分钟。

倒立时,血量会更多流向脑部,促进血循环,据说能提高智力和反应力。

秦遇对此保持中立态度,只当是一种健身方式。他年纪小,一般在3—5分钟,时间长了,会头晕耳鸣,肌肉拉伤。

他娘第一次看他靠墙倒立时还吓了一跳,之后每次都在旁边守着,唯恐他手一松,脑袋磕下来。好在训练效果不错,就一直这么练下来了。

饭后,秦遇顶着大太阳,回到私塾。

丙班里有两个人了,秦遇进去后坐下,拿出书本看。

他现在已经学到“里仁第四”,连谭夫子都惊讶他的学习速度。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