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4章 本草考古(1 / 2)

加入书签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欲书阁]https://yushuge.vip最快更新!

进来的三位评审,其中一个是宋澈的老熟人。

顾华年,工程院的医学院士。

一进来,顾华年的目光也率先锁定了宋澈,脸上露出慈祥的笑意,彼此心照不宣的微微点头。

随即,宋澈又看向了顾华年身旁的两个评委,顿时目光一凝。

这两人中的一个,他也认识,很早以前在报刊和学术典籍里看到过。

韦西平,中央保健委员会的顾问专家,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烧伤研究所所长、烧伤整形科名誉主任,一级教授、博士(后)导师!

除此之外,韦西平还拥有一连串的荣誉头衔,譬如首届“华夏医师奖”,解放军四总部专业技术重大贡献奖、总后勤部“优秀科技人才建设伯乐奖”,首批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军队建设项目)、军队“2110工程”重点建设学科(野战外科学)学科带头人,受到过诸多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可以说,这是一个集实力和荣誉的医学至高存在!

大概是部队的背景和经历,使得韦西平的身上自带着一股刚毅浑厚的威压。

他一进门,目光如炬的扫视过去,令这些刺头们的心头不同程度的颤了一下,连一直吊儿郎当的胡芝书都下意识的改变坐姿,正襟危坐、不敢造次。

骞志飞见状,心下一阵嘚瑟,心想总算有治得了你们的大佬了,当下就殷勤又客气的道:“诸位,我给大家隆重介绍一下,韦西平韦教授,解放军总医院的……还有这位,顾华年顾教授,工程院的医学院士……”

相比刚烈的韦西平,娴雅温婉的顾华年无疑很平易近人。

这也符合了时下许多节目在选择评委的特点:刚柔并济,方能让节目既有看点,又张弛有度。

介绍完两人,大家的目光转移到了剩余的那个老者。

相比戎装的韦西平和休闲装的顾华年,这位老者却是穿着传统的中山装,戴着黑框眼镜,极富学者气质。

宋澈不认识。

而且凭借感觉,他隐约觉得这个人的气质和形象,不像是一个医生……

“这位是葛东旭教授,燕京大学医学院的教授、博士导师,医史学研究中心的主任,《中华医史杂志》总编辑和名誉主委。”骞志飞这般介绍道。

闻言,宋澈的心头顿时雪亮。

沐春风和吴元奇也煞有介事的打量着葛东旭。

只有小蛮、龙源山和胡芝书还一脸呆萌,浑然不了解这个身份的含金量。

乍一听,葛东旭的这些头衔加一起,牌面都没韦西平和顾华年来得大。

按世俗的眼光标准来衡量,也确实如此。

但对于资深的内行来说,这个身份,却是相当特殊!

这个身份,在圈内,通常来说,被称为医史学家。

顾名思义,一种将考古和医学结合在一起的头衔。

或许很多人都会纳闷,考古不就是考察古文物嘛,考察古代医学做什么?

但别忘了,古代医学和古代文物一样,都蕴含着历史的文化沉淀和故人的智慧结晶。

甚至,考古的分支学科里,还有单列出来的疾病考古学,但凡考古遗址中出土了和医药学有关的考古,都可统称为药物考古。

值得一提的是,华夏传统的药物学,在古代被称为【本草】,寓意“以草为本”,因此药物考古又可称为“本草考古”。

总说现代的中医之所以式微,一部分原因是由于很多正统的中医学术失传断层了,弄得当今的中医们学了个不三不四。

而医史学家,恰恰是将这些埋藏在历史黄土下的医学文化重新发掘出来的考古者!

他们的使命,就是复原古代药物应用的历史与文化,探索先民与药物的关系,复原、重建人类利用药物的历史。

这个学派,在西方最先诞生,华夏这边的开创者,是著名医史学家王吉民,他在民国时期就意识到了传统中医很可能会被西方医学全面取代,为了保存传统医学文化的火种,他于1936年开始筹办医史博物馆,两年后正式成立,首开医学文物和文献征集之先河!

当时曾有人问王吉民先生保存这个作甚,王吉民有言:“即便目前西洋医学被证明比传统中医更快捷有效,但这不能证明中医就是要被放弃的历史遗物,这是老祖宗们几千年积累下来的传家宝,丢不得!我能力有限,重振不了中医的旗帜,只能将它保存传承下去,留给后人,让后人去评判!如果后人能利用我保存的中医去多救几个人,那我今天的付出就值得了!”

……实乃国士无双!

“葛叔叔。”

这时,乐城居然站起来,彬彬有礼的跟葛东旭欠身问候。

宋澈一怔,没想到这个桀骜不驯、脾气粗暴的二世祖,居然还有如此恭顺的一面。

不过平心而论,就算不认识,宋澈、吴元奇等人,都对医史学家有一种天然的好感和敬意。

这个职业和考古学家类似,往往寂寂无名,又没多少利益可图,还肩负着传承医学文化火种的使命,典型的钱少事多离家远。

只有品德高尚的医者,且怀揣着对医学纯粹的热爱,才能几十年如一日的坚持下来。

最新章节请到yushuge.vip免费观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