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民计(2 / 2)

加入书签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欲书阁]https://yushuge.vip最快更新!

官路不比私路,是归官府所有,百姓们可以随意行走,不像私路那样还要收钱,也不允许任何人侵占。可如今只是起个名、立个碑而已,又不坏规矩。

按说修路是由归工部管的,每年往下拨款子,可这大笔的款项也是多少年才有一回,平时拔下来的钱最多也就够修修补补的,做不了什么大事。

若是借这个机会,筹上一笔钱,再加上现成的劳力,不光赈济灾民的口粮有着落,还能防止灾民聚集闹事,又能将年久失修的路彻底整修一遍,岂不是三全其美?

“这种扬名立万的美事,最好有个出头鸟,不,是典范才对。”见两人都有些意动,俞善又继续出主意:

“不知道城中大户家里最近有没有什么喜事?比如说,有没有哪家的长辈要过寿?”

郭县尉就是石江县人,和本地的大户人家打交道由来已久,知道得更清楚:“有,下个月是卢家老太爷的六十大寿。”

俞善想起来了,卢家是大行商,当初拍卖米粉配方出价排到第二名,比同是行商的牛家根基更深厚。

当初卢家能给郭县尉面子参加米粉拍卖,说明双方关系也很深厚。

俞善冲郭县尉眨眨眼,笑眯眯地说:“大人,您说要是有人跟卢家透个口风,提一提,如果他们送一条路给老太爷当寿礼,还能在石碑上刻上缘由,譬如:此路乃为卢家老太爷贺寿积福而修建,让南来北往的人都看见,感念卢老太爷的慷慨善心,是不是比往庙里送香火钱更有意义,更能保佑老太爷长命百岁?”

郭县尉看看杨绍光,见上官微微点头,就知道这事儿大人也同意了,于是干脆地应下来:“行,这事儿我来办。”

爱攀比是这些大户人家的通病,卢家老太爷有儿子送的贺寿路,米家老太太没有,那合适吗?

若是米家老太太都有了,那米家的宿敌包家,岂不是要认捐一条更长更贵的才能找回脸面?

你捐一条土路,我捐一条石板路,说出去就比你更高一头。

贺寿可以捐一条路,那添丁进口,为小儿积福是不是也可以捐一条呢?

郭县尉已经开始在心里扒拉合适的人选了,他仿佛看见了城中大户争相认捐的美妙场景,忍不住嘴角疯狂上扬,一扫之前的愁眉苦脸。

杨绍光心说,主意是不错,只不过远水救不了近火,此事还需要从长计议。

他用手指敲敲桌面,清了清嗓子道:“就算此事进行的顺利,从认捐,到准备齐修路的物料也要一段时日。你们也看到了,如今城外的情况就像是火_药桶,稍稍有点儿火花就能爆发出大事来,可是拖不得啊。”

没有上头的命令擅自开仓放粮,他不仅乌纱不保,恐怕连老师也保不住他的项上人头。

更坏的是,就算放粮,也不够所有人活命。

就算不计较灾民的原籍何处,就算他杨绍光拼死开仓放出一批救命粮,可如今还没收夏税呢,以石江县那点儿微薄的粮食库存,只是杯水车薪而已,又够舍上几顿稀粥?

到时候不仅救不了多少人,恐怕还会令分不到粮食的流民更加骚乱。

而且,两个县的灾民可不止眼下城外的数千人,一旦石江县开仓放粮的消息传出去,搞不好会有更多的灾民迅速往石江县涌来。

界时拿不出更多的粮食,又不能立即将人安排去做工,愤怒饥饿的流民们聚集在城外,群情激愤之下恐怕还会惹出更大的乱子。

有什么法子可以让城外的灾民马上能吃饱饭呢?

虽然杨绍光没有指望俞善一个小娘子可以给出答案,俞善却意外地,一早想好了能解渴活命的近水在哪里:

“大人,眼下就要开始夏收了,年年夏收都像是跟老天抢粮食,今年雨水多,天晴的日子有限,就更是如此了。”

“这我知道,所以呢?”杨绍光早已经不是不通农事的世家子了,他知道夏收时,一场大雨就会让一年的收成泡汤。

“所以,如果把灾民们组织成一支支的抢收队,再把他们分散到全县各处帮咱们的百姓抢收如何?”

直到后世,还有这种在麦熟时节成群结队外出,专替别人抢收割麦子的人,俗称“麦客”。他们如同候鸟一般,沿着麦子陆续成熟的地域不断迁徙,寻找雇主,替人割麦,一路走一路收。

许是大晋朝户籍管理严格,这里没有麦客,夏收农忙时给人做短工的,就只有那些自家无田无地的本地百姓。

据俞善所知,夏收时想雇一个壮劳力当短工负责抢收,一天的工钱行价是一百文,为了抢人,还时常会竞相涨价。

除了给工钱,主家还得管饭,饭食要吃好,白米白面不得止,要做到顿顿有肉,短工才会卖力气干活。

即使这样丰厚的条件,也常常会因劳力不够而请不到人,庄稼收割不及以至于损失收成。

如今,城外的流民可不就是现成的短工吗?

石江县这里每年都是麦子、水稻接连成熟,收完麦子收水稻,一连大半个月都有活儿干。

流民里的壮劳力可以去抢收麦子、水稻,老人孩子可以跟在后面捡麦穗,拾稻子。

不说有一口饭吃,能干些的搞不好还能攒下一笔钱,等灾祸过去,回乡后东山再起的本钱也有了。

而只要熬过这半个多月,修桥铺路的善款和物料都应该可以到位,不愁无处安置这些流民了。

最新章节请到yushuge.vip免费观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