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科举文里的嫡长孙 第119节(2 / 2)

加入书签

……

从大年初五开始,裴少淮就开始忙着到诸位恩师、座师府上送礼拜年,坐下来略聊上一二个时辰,以表敬意。

可他拜访张令义时,在张尚书府待了整一日,早上辰时登门,晚上入夜时,才准备登车离开,在书房里谈话谈了一整日。

不外乎还是开海的事。

裴少淮要行动了。

出门时,张令义将一折子递给裴少淮,言道:“一切按照小裴大人想的去办,本官必定全力相助。”

裴少淮心诚道:“门生谢座师相助,这段时日就先委屈座师了。”

“小裴大人这是哪里话。”张令义笑道,“你这法子好,托你的福气,让我能在家里多歇息半个月。”

裴少淮再作揖行礼,拿着座师的告假折子回去,心中已经酝酿好话语,只待春节后入宫面圣。

……

年后,百官回到各自衙门,操办公务。

早朝后,裴少淮到乾清宫前,请值守的内官传报,求见圣上。

今日,他是有备而来,要想顺利开海,最重要的是先说服皇帝,让皇帝下定决心推行。

再逐一排除万难。

“裴大人,陛下有召,请。”

裴少淮尾随进入御书房,皇帝见他进来,暂且撂下笔,问道:“小裴爱卿,你有何要事禀报?”

裴少淮行礼后应道:“微臣受张尚书之托,替他来呈告假折子。”

皇帝这才想起,无怪今日早朝没有见到张爱卿。

萧内官走过来接过折子,皇帝粗略阅过,喃喃自语道:“张爱卿竟要告假半月之久……”

裴少淮接过话头,说道:“张大人说,府上不和不安,出现诸多弊端,已经到了不得不整治的地步,遂告假亲自操持此事,请圣上恩准。”

“哦?裴爱卿好似知晓张爱卿的家事。”皇帝多了几分好奇,“你说与朕听听。”

“事情要从张尚书的两个远房孙子说起。”

“远房孙子?”皇帝问道。

听说过远房亲戚,还没听过远房孙子的。

裴少淮解释道:“张尚书说,都是姓张,论起来确实有些亲戚关系在,按辈分算下来,这两人管张尚书叫爷爷。”

“你继续说。”

“这两个孙子一个在顺天府北边,一个在东边,年年都会长途跋涉来一趟京都,到尚书府拜见爷爷,回回都不会空着手来,地里的瓜果、山上的野味、河里的鱼虾,带了不少当作礼件。张尚书念在同属一姓,他们瞧着又朴实无害,长途跋涉跑过来一趟,实在不容易,觉得能帮一把就帮一把,所以高高兴兴收下他们带来的礼物,好生招待他们。等到他们回去的时候,张尚书从京都城里买了许多东西,什么布匹腊肉酒酿,应有尽有,还给了他们不少银两。他们说归途遥远,行路不易,张尚书又给他们备好了马车,送他们出城。”

皇帝点点头,赞许道:“尽己之力扶持族人,张爱卿有大胸怀。”

在大庆,出头之后善待族人,是个很好的名声。

“可张夫人不愿意了。”裴少淮道。

“张爱卿身在兵部,竟还是个惧内之人?”

“微臣觉得师母的话倒也有几分道理。”

“你说说看。”

裴少淮继续道:“自打有了第一回,这两个孙子便年年都来,一开始还带些山中野味,到了后头尽挑些集市上卖不出去的瓜果,说是自家辛苦种出来的,精挑细选才敢带过来。不仅如此,村里别的人家见到他们得了好处,也纷纷效仿,硬是改了族谱,加了几笔,和张尚书家攀上了关系。”

听到这里,皇帝才明白了几分意思,顺着裴少淮的话往下说,道:“张尚书好面子,依旧让他们个个满载而归,于是每年都是一笔大开销,府上不堪重负,所以他的夫人不高兴,同他闹了起来?”

“皇上圣明。”裴少淮继续卖关子,说道,“若只是如此,张尚书也用不着告假半月。”

“还有后话?”

皇帝示意裴少淮继续讲,显然他听进去了几分。

“这其中一个孙子,见尚书府杂物房里有许多旧衣物,就恳求张尚书把旧衣物送给他,张尚书没多想,答应了。结果这孙子不单单带走了旧衣物,还偷走了张尚书的一套旧官服,回到乡里,穿上旧官服逞能,打着尚书府的旗号四处耀武扬威,为非作歹。乡里百姓见了官服,以为是真,只能忍气吞声。”

皇帝道:“这孙子是真孙子。”又问,“那另一个孙子呢?想来也有故事罢。”

“这另一个孙子真不是孙子。”裴少淮道。

第125章

皇帝原是一时好奇,想听听张尚书的家事,结果愈听愈觉得裴少淮的话中有话。

这不,如他所料,另一个孙子也有故事。

只闻裴少淮有条不紊地说道:“住在城东边的这个孙子更是肆意妄为,嘴上说着奉尚书府为祖辈,面上十分敬重,背地里却做些抢杀掳掠的贼事。每年岁末,尚书府田庄里的粮食,都会经由城东一带,一车车运送回京都里,这孙子摸清了中间的门道,仗着自家就住在城东,起了歹念。于是乎,这孙子在尚书里装得很是正派,可一回到乡里,立马换了一幅嘴脸,穿上了贼服做起了贼事,带着族人专程埋伏在尚书府车马必经的路上,打劫张尚书家的粮食。”

皇帝愈发觉得听故事听到了自己头上,并未生怒,而是若有所思,问道:“这当真只是尚书府里的家事?”

“回陛下,确只是张尚书的家事。”裴少淮行大礼道,“微臣惶恐,言语中若有不当之处,恳请陛下恕罪。”

皇帝并不计较,言道:“小裴爱卿继续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