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1 / 2)

加入书签

背后的残忍是——战场上,人命贱,子弹贵重。

《亮剑》的血有多热,浇洒的那块土地就有多冰冷。而那些轻飘飘的抗日神剧早就忘了吧?

宁远很无奈,如今的国产剧,有爽和甜就能拿下收视,这无可厚非。但仔细想想我们多久没有在一部剧里感受到一种坚定的,可以回味的充沛情感。

重看《亮剑》有一种感觉叫愤怒。一个骑兵连,日军扫荡,李云龙的独立团分散作战,骑兵连落单后惨被围剿,对手是日军蓄势待发的一整个骑兵营。

连长孙德胜点了点人数,丢掉了手里的枪,发出了三次进攻命令。

明明是突围战,他为什么要喊进攻?因为这是独立团团魂,《亮剑》的剑魂。带团、带兵打仗,李云龙都爱大着嗓门鼓舞士气。

搞装备,被他说成了抢。你说是被动突围,我偏说是正面进攻。鸿门宴,硬闯成谈判局。

在炸平安县时,新婚妻子就在城楼上,眼看山本威胁不成就要砍,李云龙跺着脚下令,开炮!

什么破城救人,老子是开炮炸楼,我的女人是英勇牺牲,不是被当作俘虏杀死。这种反客为主的桀骜和孤勇,就是亮剑。

在军旅剧基本已经在登不上热搜,被网络流量遗忘的今天。这部横空的《亮剑》过时了吗?

多多少少是有些尴尬的。如今大家热衷的是滤镜和格调,不再愿意袒露出土味。讲的是岁月静好、欣欣向荣,谁要面对战场上的困苦和冷酷。

《亮剑》的血性、愤怒、勇气,都是现代人越来越羞于表达,也越来越惰于争取的品格,取而代之的是丧。

遇见更强的权势者,学会了叫爸爸;面对社会上的不爽,就转而回到爽剧里满足自己;“怒刷”“怒赞”“怒买”越来越频繁,但真正的愤怒,却在消失……

谁还“亮剑”?

久而久之,亮剑成了一种理想,一种向往。当我们犹豫不决之时。就会想起,有一群人,在更艰难、更无奈的时候,毫不犹豫地亮过。

播出15年后大家还在用各种方式,反复重温、回味玩抖音答题游戏,跑去西瓜视频n刷《亮剑》,熟练李云龙的花式表情包。

除了怀念,更是暗中提醒自己——千万不要忘了。

别他娘地忘了李云龙,不知真名的和尚,意气风发的楚云飞,朴实爽快的秀芹,为人谨慎但也有脾气的好政委赵刚……

这才是民族的血性!

如果说国内演技最令宁远看好的男演员只有三个:王宝强、黄博、张译。

前两个不用说,早就是百亿影帝级别的大人物,反而是最后一个,好像总是不温不火?

10年演员生涯,32部电视剧,26部电影。《我的团长我的团》,获得深入人心电视形象大奖;

因《亲爱的》获得金鸡奖最佳男配角;《山河故人》入围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鸡毛飞上天》,获得飞天奖优秀男演员;

去年的《一秒钟》入围柏林电影节……

可惜总是在角色、作品之外,一演完,似乎就消失了。

细长脸,三角眼,鼻子形状不够精致。土气,又不是完全的老实,小眼睛一觑起来还透着股蔫坏。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