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户女养家记 第159节(1 / 2)
自从施存祈决定要在这?????里盖个农庄后,不仅雇了当地二十多口人家的汉子——都闲在家里头,听说施二爷盖房,包吃,都来帮忙了,而且雇了京城里不少闲散人士——临近年节,很多行当都关门歇业,尤其是码头封闭,许多平时在码头干活的搬运工船员等等,都没了活干,施二爷叫家里头的管事一去雇,很多人都愿意过来。
如此一来,萍儿村成为了活计最多的地儿。
有人被雇用了,回城里头一说,缺活计缺钱银的人也不怕萍儿村离京城远,都纷纷租牛车的租牛车,走路的走路,都往这儿跑。
萍儿村本地人甚至一度有怨念,怕这些非本村人士抢了自己的活计,占了自家的地盘——没办法,萍儿村才区区二十多户人,满打满算一百来号人,其中包括半数的妇孺弱小。
那来干活的都是青壮年,说不怵,是假的。
不过人来得多,在生怕抢活计之余,又高兴,因为被雇了做活计的人没地住,可不得就租住在村民家里头啦,如此,一方面担忧一方面高兴,萍儿村人此时完全演绎了快乐并痛苦的真实感受。
陈念莞一看这么多人,好事啊!
她还有五十亩荒地没开呐,还有房子想建呐,直到老农告诉她,如今天儿天冻,那地僵硬得很,没法开。
得等来年开春,冰雪融化,冻土松动了,才好开荒,陈念莞只得悻悻然作罢。
荒地不能开,房子却是不能不建的。
因为恰好施二爷在开工,雇用了不少人手,并且还直接找了砖瓦窑子烧砖头瓦片呢,能借用施二爷这股子东风,利利索索地就能将房子也建起来了。
陈念莞前头才刚给自家娘画过农家屋子,现在赶紧设计出一套农家院落来还是可以的。
所以还是重金雇人将山脚下的荒地给收拾了两亩左右,好给房子腾个地儿出来。
陈念莞要柳河干的,就是监工了。
一来照看院落工程,二来监管养鸡场跟养鸭场。
萍儿村水源丰富,还是多条溪水汇集之处。
养鸭场就建在其中一条溪水下游,为此陈念莞还花银子将下游三亩荒地也买了下来,除了建鸭棚,也划分出鸭子们的嬉水地方,并将溪水引流过来,将荒地养成滩涂,等开春草长莺飞,鸭子们就能来这边觅食了。
至于养鸡场则由郭婆婆选定离家不远的一处荒地,方便她一家放养鸡群。
鸡崽们如今是由郭婆婆一家照料,等再长大一些,就能都赶进养鸡场里头了。
柳河便是过来统筹鸭棚跟鸡场的大管事,处理一些突发事件的。
如此,便能同时减轻施二爷跟陈念莞的工作。
当然,柳河给陈念莞干活,自然是有月俸的,二十两银子一个月,柳河一口应承下来。
因为施存祈的农庄已经建了一半,柳河平时来不及回京城的时候,能住在农庄。
农庄里住的,除了雇用过来的一些伙计,还有一些是从镖局里雇用的护卫,很安全。
这日施存祈跟陈念莞一起从萍儿村回京城时,谈起萍儿村的工程进展,都很兴奋,而后说到开春后,农庄得雇佣的佃农,以及干活的活计,甚至连看守农庄也得要人手。
“如今趁着有这么多人在,施东家选一些可靠的人手,签个长工协议不就得了?”
“正有此意。”施存祈如今又恢复了陈念莞初初见他时候的状态,忙归忙,却精神奕奕的。
陈念莞也盘算着,日后自己的农家院子落成后,得找护院,还有雇用开荒的人手。
如今才是十二月初,年节都还没到呢,她的工作日志就已经安排到年后了。
*
而陈念莞不在的香桂街,来了一位意想不到的人。
是在国子监就读的陈念蹇,趁着休沐,寻到香桂街来探望自家四妹跟四妹夫。
陈念莞不在,自然是张二郎代为招呼。
听闻张二郎并未跟曾四一般在梅麓书院就读,只在家中温书,陈念蹇心中诧异,面上却未表露半分,只跟张二郎闲话家常,询问四妹跟妹夫来京城后的境况。
听闻四妹在筹备酒楼开业,饶是陈念蹇,也忍不住惊叹。
他算是自小便看着这位四妹妹长大的,虽知晓她跟着三叔小小年纪便开蒙念书,是比一般姑娘聪明,但却从未有见过她如此大胆的,便是厨艺,平时在家的时候,也并未见她做得比大婶阿娘会好吃。
但自从被赶出青枝巷后,这四妹妹便愈发聪慧起来了,尤其是濒死又活过来后,简直像换了一个人似的。
当真如三婶娘说的,这四妹妹是被明海大师点化过,所以七窍皆通了?
陈念蹇这般想着,再看向张二郎时,便不由得带上了些嫉意。
呵,这么好的四妹妹,这么轻易就嫁与他,当初真是太轻巧了。
“三哥如今是住在国子监?可有不习惯之处?”张二郎装作看不见陈念蹇眼里的不满,淡淡笑着,给他斟茶。
其实张二郎已过十九,唤年轻自己两岁多,还略带稚气的陈念蹇为三哥,着实有些可笑。
但陈念蹇却未觉尴尬,倒是听闻这话后,眼睛里的挑剔消去,取而代之的是黯然。
他虽然是通过考核进了国子监,背后亦有整个陈氏宗族给自己撑腰,但,毕竟是小地方的氏族,名声不显。
而国子监里头均是出类拔萃之辈,甚至便是才学堪堪者,亦有显赫家世,尊荣身份。陈念蹇身在其中,简直是双重打击,不得不勉强自己日日精进,丝毫不敢怠慢,生怕一个疏忽,就在众人跟前落了下风。
但即便如此,那偶尔听得的对毫无背景的自己的讥诮嘲讽,还是让他自诩经历多方磨难后的铁心脏受伤不浅。
张二郎拈起了茶杯,抿了一口茶。
呵,便是经历了那般多,也到底还是历练得少啊!
“无论如何,去国子监的大多数人,都是跟你一般,冲着学业去的。”
张二郎放下茶杯,道,“国子监里头是有仗势欺人之辈,但也不乏跟你一般,在京中毫无根基,光靠才学,就考进去做了监生的,你要想想,旁人或是能靠恩荫,靠财物,靠身份进去,但你却光凭自身本事,便能与之平起平坐的,便从这一点看,你亦是有依仗的,而你最大的依仗,便是自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