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最慢的是活着11(1 / 2)
儿子一岁的时候,我找到了一份新工作,被聘为北京一家旅游杂志驻河南记者站的记者。杂志社要求记者站设在郑州,那就必须在郑州租房子。我把这点意思透露给奶奶,她叹了口气:“又跑那么远哪。”
和董商量了一下,我决定依然留在县城,陪她。董在郑州的租住地就当成我的记者站处所,他帮我另设了一个信箱,替我打理在郑州的一切事务。如果需要我出面,我就去跑几天再回来。
工作进展得很顺利。因为打着旅游的牌子,可以免费到各个景区走走,以采访为借口游玩一番。最一般的业绩每月也能卖出几个页码,运气好的时候甚至可以拉到整期专刊的版面,日子很是过得去。很对我的胃口。闲时还能去照顾照顾奶奶,好得不能再好了。
仿佛是为了应和我留下来的决定,不久,她就病了,手颤颤巍巍的,拿不起筷子,系不住衣扣。把她送到医院做了CT,诊断结果是脑部生了一个很大的瘤,虽然是良性的,却连着一个大血管,还压迫着诸多神经,如果不做手术切除,她很快就会不行。然而若要做,肯定又切不干净。我们姊妹四个开了几次会,商量到底做不做手术——她已经七十九岁,做开颅手术已经很冒险。总之,不做肯定是没命;做呢,很可能是送命。
我们去征求她的意见。
“我的意思,还是回家吧。”她说,“我不想到了了还光头拔脑,破葫芦开瓢的,多不好。到地底下都没法子见人。”
“你光想着去地底下见人,就没想着在地面上多见见我们?”我笑。
“我不是怕既保不了全尸又白费你们的钱么?你们的钱都不是好挣的。”
“我们四个供你一个,也还供得起。”大哥说。
“那,”她犹豫着,“你们看着办吧。”
两周的调养之后,她做了开颅手术,手术前,她果然被剃了光头。她自言自语道:“唉,谁剃头,谁凉快。”“奶奶。”我喊她。“哦。”“你知不知道现在很多女明星都剃了光头?你赶了个潮流呢。”“我不懂赶啥潮流。”她笑,“我知道这是赶命呢。”被剃头时她闭着眼躺着的样子,非常乖,非常弱。
像个孩子。
瘤子被最大限度地取了出来。手术结束后,医生说,理论上讲,瘤根儿复发的速度很慢,只要她的情绪不受什么大的刺激,再活十年都没有问题。她的心脏状况非常好,相当于二三十岁年轻人的心脏。
我们轮流在医院照顾她。大哥的朋友,二哥的朋友,我的朋友,姐姐的亲戚,都来探望,她的病房里总是一番欣欣向荣的景象。大约从来没有以自己为中心这么热闹过,一次,她悄悄地对我说:“生病也是福。没想到。”
总共两个月的术后恢复期。到后一个月,哥哥们忙,就很少去医院了。嫂子们自然也就不见了踪影,医院里值班最多的就是我和姐姐。姐姐的儿子刚刚半岁,三个孩子,比不上我闲,于是我就成了老陪护。“二妞,”她常常会感叹,“没想到借上你的力了。”“什么没想到,你早就打算好了。当初不让大哥调我去县里,想把我拴在脚边的,不是你是谁?”我翻着眼看她,“这下子你可遂了心了。”“死牙臭嘴!”她骂,“这时候还拿话来怄我。”渐渐地,她能下床了。我就扶她到院子里走走,说些小话。有一次,我问她:“你有没有?”“有啥?”“你知道。”“我知道?”她迷惑,“我知道个啥?”“那一年,我们吵架。你说有了不能指靠的男人,也是守寡……”“我胡说呢。”她的脸红了,“没有。”“别哄我。我可是个狐狸精。”“还不是你爷爷。”她的脸越发红了。这说谎的红看起来可爱极了。“我不信。”我拖长了声音,“你要再不说实话,我可不伺候你了。”
她沉默着,盯着脚下的草,很久,才说:“是个在咱家吃过派饭的干部,姓毛……”
“毛干部。”
“别喊。”她的脸红成了一块布,仿佛那个毛干部就站在了眼前。然后她站了起来,“唉,该吃饭了。”她拍拍肚子,“饿了。”
她是在夜晚关灯之后,接着讲的。
那是在一九五六年底,县里在各乡筹建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派了许多工作组下来。村里人谁都想要工作组到自己家里吃派饭,一是工作组的人都是上头下来的,多少有些面子。自家要是碰到了什么事,好跟他张口。二是工作组的人在哪家吃饭都不白吃,一天要交一斤粮票:早上三两,中午四两,晚上三两。还有四毛钱:早上一毛钱,中午和晚上各一毛五。这些钱粮工作组的人是吃不完的,供派饭的人家就可以把余额落了,赚些小利。
她原来没想去争,只等着轮。“可等来等去发现轮到的总是你小改奶奶那几个强势的人家。我心里就憋屈了。”她说。那天,她在门口,看见村长领着一个戴眼镜的人往村委会走,就知道又要派饭了。她就跟了去,小改已经等在那里了。一见她来,劈头就说:你一个寡妇家,还是别揽这差事吧。
“我一听就恼了。我就说:我一个寡妇家怎么啦?我为啥当的寡妇?我男人是烈士,为革命掉的脑袋!我是烈属!为革命当的寡妇!我行得正,走得端,不怕是非!我就要这派饭!我能完成任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