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9章 京城之变(1 / 2)

加入书签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欲书阁]https://yushuge.vip最快更新!

袁崇焕也明白皇上这样说也是给他留了一条退路,他之前已经跌落过一次,以现在整个大明的局势,如果这一次在致士回家,恐怕这辈子就完了。

从袁崇焕的角度,他之前虽然多次上过请辞的折子,那也主要是天启年间,魏忠贤霸占朝纲的时候,他因为不得魏忠贤的欢心,以退为进才选择的致士。

现在则不同,一旦致士,虽然不会再被清算,但是基本上再被启用的可能性就非常小了,如今的朝廷年轻人辈出,皇上也在着重培养年轻人。

他们这些老将,说到底就是不讨皇上的欢心了,唯一还有点用的就是忠心。

想通之后,袁崇焕当即毫不犹豫的说道:“启禀皇上,臣愿意前往河套地区,为我大明戍边。”

“好,既然如此,这件事朕会给军机处和刑部一个交代,你回去吧!

到时候审问的时候,你只管实话实说就行了。”崇祯看着袁崇焕脸色平静的说道。

“是皇上,臣告退。”

看着已经将近五十岁的袁崇焕渐渐远去的身影,崇祯一时间不由的楞住了。

直到现在他才意识到,原来袁崇焕已经来了,此去河套地区,很有可能是一去不复还,崇祯打算等袁崇焕在河套地区待上几年,就给他封功,然后功成名就回乡养老。

如今看来,只能看袁崇焕有没有这个福分,不过就算袁崇焕在河套地区死了,崇祯准备授予他的荣耀也不会不给。

“承恩,你记住袁崇焕前往河套地区的日期,三年之后再报于朕。”崇祯看着外面高高升起的太阳,对身后的王承恩说道。

“是主子,奴婢知道了。”

“朕想去御花园走走,你去叫上田贵妃,让她来陪陪朕。”此时的崇祯突然感觉到一丝无比的寂寞,这种寂寞仿佛突然而生,有仿佛早已经存在,让崇祯有些无从适应。

“是主子”

太阳虽然高挂天空,但是此时的天气已经开始凉爽了起来,崇祯的身旁早已经站着一位女子,正是崇祯口中所说的田贵妃。

相比较周皇后,此时的田贵妃反而更让崇祯喜欢,田贵妃一身盛装、双眸入睡,脸上捎带丹淡淡的笑容,让崇祯一看,便感觉到一丝心安。

正如现在一样,曾经崇祯的后宫的争斗一直存在,只不过因为亡国的原因,被无限缩小,也随着周皇后的自杀,让人更加敬佩母仪天下的周皇后。

田贵妃与周皇后的争斗也从未停止,只不过见惯了阴谋诡计的崇祯,却是不愿意去管理这些事情。

两人就这样静静的走着,崇祯不说话,身后的田贵妃也不说话,她的身上散发着崇祯最为喜爱的玫瑰花香。

......

一夜过去了,第二天一大早,由军机处李标组成的审案团队,开始了对袁崇焕的审问。

由于崇祯并没有下旨罢免袁崇焕的官身,所以在刑部衙门中,袁崇焕依然是神色自如的坐在了大厅当中,看着眼前一个个超过自己官职的朝廷大员。

崇祯对于这场的审问早已定下了规矩,再加上袁崇焕并没有什么抗拒,按照崇祯的吩咐,将这件事的前因后果说了出来,经过了一天的详细问询,审问就此结束了。

审问结束的如此之快,就是审问的众多官员也是没有想到,毕竟像袁崇焕这种大官,一般没有个十天半个月是审问不了的。

有的甚至都要审问达半年几年之多,供词记录完毕,众人也是不敢定罪,被当即送往了乾清宫,袁崇焕这种封疆大吏是要崇祯来亲自定罪的,余下的官员只有判罪的权利,最后还是要崇祯来决定。

当然了,明朝的御史也有上奏反对的权利。

供词被送到乾清宫之后,这件事很快便被崇祯给定了下来,罢免袁崇焕的湖广总督衔,调其前往河套地区,担任内蒙古省的巡抚。

这样算是一种流放吧!毕竟满朝文武大部分还是不愿意前往内蒙古这等蛮夷之地的,再加上目前的整个内蒙古地区,只有西边阴山大漠至纳入沙井地区到了大明的正式掌握。

沙井以东的草原地带,虽然依旧在明军的掌握中,但是明军同察哈尔大军的争夺还没有结束,双方虽然没有爆发大规模战争,但是小规模的对抗却一直并未结束。

宣大府的满桂以及太原府的张世泽都在寻找察哈尔部的大军,寻求双方的大决战,只要胜利了,明军便可正式入主整个内蒙古地区,随后继续向北,越过瀚海,剑指整个外蒙古草原。

虽然现在是海上霸权,不过崇祯可知道,蒙古地界可是拥有很多矿藏的,而且未来最起码二百年内陆地作战,拥有一支战斗力卓著的骑兵是非常有必要的。

面对崇祯对于袁崇焕的处罚,朝廷内,虽然还有一些人不满,但是随着大多数人的默许,这件事也算是结束了。

时光飞逝,大雪再次降临了北京城,大雪对于古代的人们也就意味着,忙碌了春夏秋季节的人们,开始了一年中难得清闲的日子。

一年的吃苦受累,也只为了这个冬天能够呆在家中,吃上几口热食罢了,特别是北方的冬天,比南方的温度低了很多,人们也不得不呆在家里。

稻米、白菜、萝卜成为北方民众冬天赖以为食物的东西。

大雪下下停停,十一月很快便要过去了,本来崇祯以为这个年头就这样过去了,但是没想到整个北方却是再起波澜,一时间朝野慌乱了起来。

十一月二十八日,天刚刚一亮,北京城的人就冒着大雪冲出了家门,纷纷跑到北京贩卖粮食的商铺,大量购买粮食,一时间造成整个北京城粮食价格大为增幅,由原来的一两银子一石,直接上涨到了一点五银子一石。

这让整个京城的官吏有些摸不着头脑,要知道从崇祯五年开始,虽然北方连年旱灾,但是崇祯已经下令在北方各省修建大量的粮仓。

朝廷再通过水路,从南方和海上购进大量的粮米储存在这些大粮仓中,用于平稳北方粮食的价格,直接将粮食的价格稳固在了一两银子一旦。

为了防止有些商人囤粮居高价钱,朝廷为此没少杀这些北方的粮商,这才稳固了整个北方的粮价,同时也促使了北方虽然发生了很多旱灾,但是流民四处窜逃的事情却少有发生。

毕竟这些人现在种植的基本上都是番薯一类的东西,就算是遇到旱灾,也不至于颗粒无收,再加上朝廷盐巴、粮食价格的稳定,这些人只要在家还是能活下去的。

能活下去,人们就不在愿意去当个乞丐到处跑,因此缺少了这些流民的滋事,北京城的繁华也开始一点点恢复了起来。

最新章节请到yushuge.vip免费观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