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3章 大宋田亩制度(1 / 2)
迎王师,盼王师,王师来了更遭殃......唔,真的有很多人遭了殃,还有一些人不好不坏,只有一小部分人,在王师到来后上了台阶。
在如今被赵楷领导的王师所光复的河北路和北京畿路的地盘上,大部分人对新来的王师,实在只能摇头叹息了。
大名府,卢家庄外,一群农人刚除完麦田里面的杂草,聚在庄子门口新竖起来的告示栏边上,或是拄着农具,或是蹲在树下,七嘴八舌的说起了刚刚在大名府境内公告颁布的《大宋田亩制度营田诸路版》。
“王师的这套田亩制度看着怎么比金贼搞得那套还凶啊!所有的民田都要收归朝廷,然后再分配给军府将士,难道不当兵就不配有田土吗?”
“还是以前的老王师好,虽然俺们这些种田人也很难保住那几亩薄田,但总归有点希望,现在可怎么办?难道只能一辈子当客户了?”
“当客户就当客户吧,军府的租子收得也不算多,一亩中田才交三斗麦子,而且还摊丁入亩,也没了徭役,以后踏踏实实种田就行了......”
“那是给军府的租子,若是田土分给了府兵,三斗麦子怕是不肯吧?而且这套田亩制度一实行,以后平民百姓如何上进?还能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吗?”
“可以当兵啊!种什么田啊?去当效用啊!只要升了下士就有100亩中田可受,一年起码就有三十石麦子啊!嘿嘿嘿......”
不同处境的人,对于《大宋田亩制度营田诸路版》的态度当然是不一样的。
卢家庄的几个大地主现在是没法表明态度了,他们都让镇抚司的人抓去关在大名府的牢房里面了。没有杀,也没有判......一切看表现!
主要看他们家里人的表现!
如果老老实实的把田土交给军府,再给王师捐献个几百上千石的余粮,那么只要该土豪劣绅没有杀害过抗金志士,就可以放出去继续逍遥了。
所以卢家庄的前任庄主李大官人的娘子贾氏,现在已经果断改嫁给了新任庄主卢小六......哦,还用私房钱为前夫李大官人购置了一口上好的棺材,真是太感人了。
当然了,像李大官人那么倒霉的土豪劣绅也不多。一般的土豪劣绅家里都有孝子,倾家荡产也得捞亲爹啊!
而这会儿聚在卢家庄大门口的这些人中,并没有特别肥的大地主,顶天就是几个小地主和富农。他们其实才是受《大宋田亩制度营田诸路版》伤害最大的人......和那些豪绅不同,他们的土地大多都靠劳动、靠经营、靠减省,一点点攒出来的。
当然了,剥削是肯定有的,奸商行径肯定也少不了,但那最多也就是些小恶,谈不上大过。现在却被一部《大宋田亩制度营田诸路版》剥夺了来之不易的土地所有权。
另外,这些小地主和富农就是所谓的“寒门地主阶级”的主流。宋朝科举制度提供的阶级上升通道,就是为他们这些人准备的。要真的是饭都吃不上的穷人,是极少有机会参加科举考试的,参加了也考不上,好像还是去当兵打仗比较有机会上升。
当然了,寒门地主阶级也能出名将。翻开一本《三国演义》,上面那些砍人不眨眼的大将,大部分都是这样“寒门”出身。不过到了宋朝,因为有了科举考试这条更加安全,也更加公平的上升通道,所以寒门地主阶级就不怎么喜欢从军了......
而寒门地主阶级开始逐渐脱离军事造成的一个后果,就是汉民族在武力上的投资,就不可避免的出现了下降!
宋朝的军事的萎靡和明末的“乞丐兵”,其实就是这种投入不足的体现——寒门地主阶级脱离军事,造成民间武力投资骤减,从而使得民族整体武力衰退,同时军官的整体素质也跟着下降(精英不从军了嘛)。而且寒门地主阶级出身的文官在掌握权力后,也不会替武夫说话,这就造成了军队也无法从国家财政中得到足够的投入。
当然了,武力值衰退也有好的一面。
比如有利于实行《大宋田亩制度营田诸路版》这种剥夺寒门地主土地所有权的制度......如果现在赵楷的朝廷要去剥夺陕西、京西、河东等处府兵户的土地,那他的国祚多半就到头了!
而对于寒门地主以下的阶层,《大宋田亩制度营田诸路版》其实就是个不好不坏的制度。
一亩中田总共交三斗麦子,而且已经是摊丁入亩后的数目了,对于原本没有土地或土地不足的贫下中农来说,负担其实降低了不少。
不过《大宋田亩制度营田诸路版》上也明说了,三斗麦子的租子是田土归军府管理(未授出)时的标准,并不是府兵户的收租标准。通常情况,土地归了私人后,对客户的剥削一定是会加重的!
所以也不能指望武士地主会比文士地主收租少......因此贫下中农常用来看,是很难从《大宋田亩制度营田诸路版》中获益的。
当然了,很难获益或是遭受损失的人,都是没有能力或不愿意去应募效用士的。
就在众人唉声叹气的时候,两骑得得而来,当先一骑,正是那日第一个站出来“出卖”李大官人的卢小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