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1章 中东(1 / 2)

加入书签

中东战场上,犹大人集团军横扫了整个沙特,原本三百多万的沙特人口数量骤减到一百多万,不少人坐上希腊提供的难民船前往大西洋彼岸的美国避难。

有意思的是沙特的那些个首领被杀的被杀,被捕的被捕;偶尔有漏网之鱼乘船逃亡美国,却在途中遭遇海难,不知去向。沙特国内但凡有点势力的家族统统被清洗了一遍,剩余的一百多万人被赶到一块贫瘠的土地上。

源源不断的难民潮自然引发了美国民众的不满,自己的生活还不好过呢,突然多了这么多吃白食的跟他们抢资源,换谁都不会高兴。

美国政府对此也头疼不已,不管怎么威胁恫吓,希腊还是依旧源源不断的将难民送过来,表示你不想接收大可以把船击沉嘛,着实令美国政府恨得牙痒痒。可也不能跟希腊宣战,毕竟即便宣战了他们也不可能打到希腊,反倒多了个敌人。

这些难民身无分文(为了上难民船,这些人交出了所有值钱的东西),下船的时候就是两手空空,身上只套了件衣服而已,简直跟乞丐差不多,衣食住行全都要美国政府给与解决。

就算一人一天吃一斤粮食,这些难民每天要耗费几十万斤的粮食。最可气的是吃饱了饭也不乖乖待着,吵闹着要更好的住宿和衣物,要求政府盖清真寺;引发了不少社会矛盾,甚至跟警察都起了好几次冲突。

这些难民被警察推搡着倒在地上,被警棍殴打的场面被人拍下,传到了德国;欧洲新闻媒体立刻大肆报导,讽刺自诩为皿煮、自由、正义化身的美国政府虐待这些手无寸铁的难民,这就是你们所谓的正义?

雅尼克请梵蒂冈教宗庇护十二世发表了一篇“让世界充满爱”的广播,呼吁美国民众用爱心接纳这些可怜人,并给他们一块面包,一杯水,还有能睡觉的地方。

这位名为欧根尼奥.帕切利的教宗在后世是个相当有争议的人物,被不少西方史学家或作者塑造成一个毫无心肝、贪得无厌、苟且偷安的小人。

1963年,德国柏林上演了一部《天主代言人》引起轰动,戏中的教宗皇一心想着如何利用出售自己的某些投资来影响美国人,从而阻止盟军对罗马进行轰炸,以及对犹大人被屠杀时的充耳不闻。

此剧一出很快被翻译成20多种文字,成为关于教宗不光彩行为的依据,在街头巷尾迅速传播,其实早在之前人们对教宗同德意法悉斯签订的协议,以及法悉斯暴行时的沉默提出过质疑。

在当时,教宗“永无缪误”的信条支配下,教廷和教宗对此事始终讳莫如深,导致争论颇多。或许剧本作为艺术创作无法让人信服,难免有虚构成分。

随后1964年法国出版了一部很有分量的历史著作《庇护十二世与第三帝国》,这位作者是一个研究纳兹的历史学家,父母都死于奥斯维辛集中营,他本人在法国一个天主教道院里才得以生存。

他在书中明确指出“教宗对德国有所偏爱,而这种偏爱并未因纳兹制度的性质而有所减弱”。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