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四章 AM不再难产求订阅(2 / 2)

加入书签

“哦?”

“效率能到11%?

“还有改名为PCE11?”

魏兴思站在原地,琢磨了一会儿,点点头道:

“嗯,可以啊,你的想法不错,就按照你的思路试试看吧,文章修改意见可以晚一点给我,不过也别太迟,周日之前吧,怎么样?”

“好的。”许秋答应道。

魏老师离开后,陈婉清笑道:“恭喜学弟啊,马上就要喜提一篇AM了。”

“这不是还没发表嘛,”许秋谦虚了一句,随后拱拱手道:“而且学姐也是二作,同喜,同喜。”

旁边的段云忍不出插了一句:“许秋,我觉得可以提前准备请客了,三个正面意见,编辑小改,文章接收的概率九成九了。”

“要是文章真发表了,请客是必须的,”许秋说道:“还是先看看意见吧,万一要补充什么实验,比如TRPL之类我们测不了的,那就比较难搞了,对了,学姐你也帮忙看看吧。”

……

打开邮件,许秋注意到了时间信息。

他的收件时间是六分钟前,编辑发给魏老师的时间是十四分钟前。

看来魏老师应该是收到邮件后,大致浏览了一遍,就匆匆赶过来通知他了,

许秋也先是初步看了一遍邮件。

核心点和之前魏老师所说基本一致,编辑意见小改,10天期限,三个审稿人,一个建议直接接收,另外两个提了一些问题,建议小改。

本来许秋还以为会有很多审稿人的,结果只有三个。

这回倒是难以判断审稿人是不是国内的,只能看出其中一个建议小改的大概率是。

氧化锌基片退火时间要一个小时,现在还剩三十多分钟。

许秋判断要完整的写完回信,时间肯定是来不及的。

倒是可以把大致的框架先罗列出来,之后趁实验的间隙再慢慢填补内容,就如同写文章一样。

于是,他新建了一个WORD文档,并把邮件中的意见复制进去,开始逐条回复。

首先是建议直接接收那个人,他的评论只有几句话,比较好应对。

许秋直接回复:“非常感谢你的客观评价。”

另外两个审稿人的意见,相对比较多:

第一条,“请补充光电性能表中的标准差数据。”

许秋记得他是列出过标准差数据的,返回正文查看后,发现光电转换效率那块是有计算的,但其他的几个参数没有计算。

这样看来,审稿人的意思应该是把另外三个光电参数,短路电流密度、开路电压和填充因子的标准差也列出来。

不愧是AM,严格了许多,之前他在投其他期刊的时候,都没有发现过这个问题。

于是,他回复道:“感谢你的意见,我们已作出相应的修改。”

由于时间关系,他在正文中把需要修改的地方用高亮标出。

第二条,“请补充EQE结果对应光生电流密度的积分曲线。”

这个积分曲线比较好做,不需要补充实验,直接用EQE自带的软件就可以计算并导出。

一般没人会专门画这个图的,许秋也是按照惯例,只列出了最终的积分数据。

不过审稿人都是大爷,既然人家提了,一些无伤大雅的意见采纳就是了。

或许是审稿人找不到其他毛病,强行在鸡蛋里挑骨头,这也是有可能的。

许秋回复道:“感谢你的意见,我们已补充相应的图片。”

值得注意的是,这里在中文上的表达都是“感谢你的意见”,但在英文中会有不同的表达。

这也是他之前从陈婉清的回复意见中学到的,当时她的文章审稿人的意见有九个,她一共感谢了九次,每次的表述都各不相同。

不过多半是魏老师做的修改,如果是学姐,她应该只会:“Thank you……”

第三条,“第7页19行,有一处拼写错误。”

这个比较好改,许秋直接在正文中进行修改。

写文章,要求一处错误都不犯,还是很困难的,毕竟有上千个单词。

虽说WORD自带有纠错功能,但是涉及到专有名词,只靠智能纠错肯定会有所遗漏。

不过审稿人并没有说文章需要润色之类的,这说明文章在语言方面还是过关的。

第四条,“请补充文章中提到的热旋涂法的具体操作。”

许秋在实验步骤中,并没有详细展开描述,只说了“用热溶液,以2500r.p.m.转速条件进行热旋涂,从而获得有效层薄膜。”

像是使用20微升溶液、喷涂法、喷涂时移液枪与基片表面的二面角为45度左右、要同时加热基片和溶液,这些具体的操作信息都被他隐去了。

审稿人问出的这个问题,说实话有些出乎他的预料,或许对方对这篇工作非常感兴趣吧。

因为具体的实验方法都是放在支持信息部分,他在审稿的时候,这部分内容一般不会看的非常仔细,都是大致扫过。

思索片刻,许秋决定把新设备的参数写上去,类似于“我们采用了XX型加热式匀胶机,条件为……”。

主要的修改意见只有这四条,全部看完过后,许秋心中已经有底了。

这篇AM,基本是稳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