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9 魏兴思估计过不了几年,我就要跟着他混了求订阅(2 / 2)
接下来,许秋继续介绍他从龚远江、卢长军、臧超军等人那边得到的收获,相对来说比较琐碎,就是他在听报告的时候,思绪碰撞,灵机一动,抓住的一些灵感。
这些灵感比较超前,都是现在组里没有尝试过的想法,包括:“将邬胜男的FNIC体系制备半透明器件”、“光吸收互补的多个体系制备叠层多结太阳能电池”、“有机光伏和钙钛矿光伏以非多结器件的形式制备”、“基于两种光吸收互补非富勒烯受体的三元器件”等等。
最后,许秋介绍了另外一个较为系统的工作,是来自徐正宏他们课题组的,也就是他们组是如何一步步不断优化,基于饶丹宁A单元结构的ADA非富勒烯受体分子,得到现在的IDTBR结构。
许秋还帮徐正宏展望了一番,之后可以进行“在BT单元上引入氟原子”、“将IDT末端的两个噻吩替换为苯环”、“在饶丹宁端基中引入氰基”等一系列的优化。
当然,他也只是随口一说,并没有自己做的意思,许秋现在能做的体系有十几个,已经够他消化一段时间的。
在许秋汇报的同时,魏兴思也一直认真的听着,之前火车上他只是简单的扫了几眼许秋的PPT,没有细看。
结果,魏兴思越听越心惊,虽然只有短短几页PPT,十几行的文字,但却凝聚了近十个研究方向的科研想法,按照他对这些科研想法的理解,其中半数之上的都有机会发表文章,不少的点子都有发一区文章的潜力。
这就是带许秋出去开会一天的收获吗,竟恐怖如斯……
魏兴思不由得回忆起许秋进入课题组后,这一年来的变化:
最开始,是许秋主动发邮件说要进课题组实习,当时的想法是终于盼来了一个免费的劳动力。
和许秋当面谈过之后,了解到许秋3.5的绩点,英语成绩也很好,有保研的打算。
初步判断如果好好培养一下,应该能贡献三四篇二区文章,运气好,可能能出一两篇一区文章。
然后,就顺手让陈婉清带着许秋熟悉各种实验,并让他接手了一个烂尾的校内项目,好像是关于柔性衬底的。
本来没太关注这事情,毕竟是个本科生嘛。
结果没过多久,他就把项目结题报告拿了出来,而且居然还被他发了一篇文章,文章也不差,没记错的话应该是一篇《大分子》。
接下来,许秋学会了聚合反应,自己独立开发出了PCE11,抢在了港大严虎课题组前面直接发了一篇AM。
当时的感觉,他应该是单纯的运气好吧,捡了个漏,这在科研领域虽然不多见,但也是有的。
再后来,打脸就来了,3D-PDI体系,许秋再次发表一篇NC,打破了PDI领域的世界纪录,做到了我当初想做却没有做到的事情。
虽然这个世界纪录很快又被韩嘉莹给超过了,但许秋如果只有运气的话,肯定没办法做到这一步。
他是真的有实力的,科研水平应该和年轻时候的我差不多吧……大概?
在这时候,我产生了让他做课题组小老板的打算。
最近,他又又又跨了领域,来到了ADA体系,并开发出了效率突破10%的ITIC体系,继续创造奇迹。
我也正式把他抬上了课题组小老板的位置上,并打算安排他毕业后出国访问两年,然后特聘回国来接我的班。
现在,看到他这科研想法层出不穷,仿佛就没有止境一般。
按照这个趋势,还让他接个锤子班,估计过不了几年,我就要跟着他混了……
PS:周一求推荐票,两章索性直接连着发了,第三更在下午16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