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可奈何(1 / 2)

加入书签

林氏见这样,便也不好再多说,这才笑着应了,又补充道:“若日后有需要的时候,娘娘可要开口,只要你说,我即可就会拨了人去。”

苏氏点头道:“那是自然,我不和林夫人见外。”

两人又闲谈了些时候,方才各自散了。

墨国朝廷巍巍殿宇之上,朱门齐开,群臣上殿,太上皇墨祁明从殿后走出,坐到龙椅之上。但见他手里拿着头里会稽郡守薛铳等远臣呈递上来的奏折,龙颜大有不悦之色。

群臣中,又有奏本的一一奏过,君臣之间又议论了一回,眼看诸事问过,墨祁明这才重新将手中的折子半展开,递给一旁的陈公公,尔后对着群臣道:“朕昨夜批阅奏章,见会稽郡守启奏会稽、临城、燕塞一带,天无降雨,庄稼枯槁,已有荒年之象。”

说完,眼睛看着下头的群臣,道:“众位爱卿,会稽、临城、燕塞一带,人口众多,若真是荒年,庄稼歉收,百姓挨饿,最终必导致子民流离,背井他乡,甚至饿殍遍野,这对我大雍的千秋大业,可是极为不利啊。”

说道这里,顿了顿,眼神盯着柳尚书,道:“柳爱卿,你身为户部尚书,统管户籍、俸禄、收支、粮饷、军需,你倒是给朕说说,若天灾难免,你当作何之举?”

柳尚书见问,料定今日已然避无可避,便站出班列,向上一拜,道:“回禀太上皇,臣以为,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必然是好事,可时下为中夏,未做努力,先言灾象,实为过早,依臣只见,不妨四位尚书郎中,派遣其一前往当地查验,其余人等留在都中,定赈灾之策。及至秋收,若是丰年,则更好;若实为灾年,再依议定之策行事。”

话音刚落,武班大臣中,秦翊站了出来道:“太上皇,按理说,臣乃本不该插手柳尚书之事,可饥荒延年,关系国泰民安,天下太平,故而我听柳尚书之言后,有些话真是不吐不快。”

梁丞相在旁听着,心下巴不得秦翊说,但素知墨祁明不喜百官混淆,相互插手,便道:“秦翊,你作为领侍卫内大臣,掌銮仪卫事,只管多费心思在本职上,何又跟着要插手柳尚书之事。”

“丞相爷,我……”秦翊的眼神扫过柳尚书,眼神中显然有敌对之意。

墨祁明看着底下的文武群臣,最后又将目光定在秦翊的脸上,今日他还真心想要听听他有何见解,便道:“秦翊,你但说无妨。”

秦翊谢了恩,道:“太上皇,方才柳尚书之言,听来有些道理,实则经不起推敲,太上皇请想想,会稽、临城、燕塞一带,是何地带,民风彪悍,气候恶劣,现今已成灾象,再要扭转,那是断断不能的,故而,依照我说,不如就在丰收的各郡各地,在往年之上,稍微多加征收比例,尔后在这些上缴的秋粮之中,事先做好划拨预算,等秋收一过,直接将划拨粮食运往受灾之地,如此一来,才不致百姓受饿,民不聊生。”

众位臣子在下头,偷偷观看墨祁明的神色,只见他频频点头,龙颜渐悦,心头便已经有了数。

只等秦翊话音一落,陆陆续续,就有文武群臣站了出来,先后附议。秦翊看到,洋洋自得,对着柳尚书递了一个倨傲不屑的神色。

柳尚书见状,赶忙上前道:“太上皇,秦翊乃武臣,只管监护皇城安宁,保太上皇平安,赈灾之事他不过是想当然,他方才所言,同样看似有道理,但如若执行不当,只怕会引发其他各郡的民怨,到时候……”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