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紧张状态(2 / 2)
为了确保讨伐战役的胜利,姜子牙还特意着令李靖可以在特殊情况下抽调山海关的龙武军辅助其作战。
西线征讨的是剑南道南平节度使左彭和蜀王墨昌茂。左彭其人才华平平,手下也没有什么强力的大将和谋士,只是由于蜀道难行,才敢凭借地利抗拒朝廷的命令。
可蜀王墨昌茂这个人就不简单了,要知道大魏历史上以异姓封王的,少之又少。墨昌茂正是靠着在与吐蕃作战中立下的赫赫战功才能得到这份殊荣,当年他凭借五千人马挡住吐蕃二十万大军,一时间传为佳话。
严浩再三斟酌以后,决定选用赵云作为征讨这两镇的大将。这主要是考虑到赵云作为蜀中名将,熟悉蜀中地形,拥有丰富的山林作战经验,是西线主将的不二人选。严浩授予赵云调遣的则是巴陵道、剑南道、陇右道和山南西道征调的十五万地方军和五万府兵后备役。
姜子牙给赵云拟定的策略是,先以最快速度全力攻下左彭,让墨昌茂没有与左彭联合的机会。然后对墨昌茂再徐徐图之,哪怕一时不能拿下也不要紧,只要等其它藩镇解决完毕,倾朝廷之力再来攻打他,任他能耐通天也不可能守得住。
东线战场则是闽越道的越州节度使蔡阳,江宁道的润州节度使融恒,以及严浩的两个叔叔,淮扬道的弋阳王严慕和寿春王严升荣。这几大藩镇实力比其前述几位都要弱上不少,只是难点在于分布比较分散,各个击破也要费一番气力。
这一项相对比较轻松一些严浩则交给了苏鸿。苏鸿从渤海、淮扬、江宁、山南东及闽越五道调集共二十五万大军,分四路应对四个藩镇,不给其中任何一家与喘息的机会,希望能够将四家一同端掉!
最后,南线战场有巴陵道的清化节度使溥嘉、岭南东西两道的南海节度使竺安国和连山节度使霍明。这几大藩镇的设立当初都是用来应对散步在大魏南方山林间的山越各族的,一度实力在大魏藩镇中处于佼佼者的位置。
但是山越族人人身手矫健,善于藏匿又作战悍勇,虽然人数不如藩镇军士多,但是通过偷袭、伏击等方式多次重创藩镇军,自身实力也不断壮大。几代以来,原本弱势的山越反而有后来居上的趋势,几大藩镇却不断衰落。
但总归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为了表示对对南线三镇的重视,严浩也派出了超级猛将李存勖,从岭南、巴陵三道调集二十万大军为为其所用。此外,姜子牙在部署作战方略时还尤其注意防止山越突然袭击,避免导致腹背受敌。
总体来看,这次讨伐藩镇四路共计征调了80万大军,动用后备役都超过了30万,几乎派出了麾下所有大将。而为了满足这么庞大军队调动的开支和粮草供应,相应的司农府、枢密院、军机处也都全力运转起来,务必确保出征将士后顾无忧。
总而言之,整个大魏都进入了高度紧张的状态!
(未完待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