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剑三]武安天下_198(1 / 2)
赵国这次派来的并不是什么名将,苏云卿觉得赵王聪明点就该用廉颇李牧之类的去对付白起啊,可赵王却因为之前撤换廉颇的面子问题而不愿意重新起用廉颇,李牧还守在边境,于是最后派来的自然不是什么等级太高的将领。
如果派来的是廉颇李牧这样的人,苏云卿肯定不敢这么玩,可这两人都没来,那么为什么不浪一把呢?
然而浪的太过分的后果就是,她只能跟在白起的身边了_(:зゝ∠)_
【……知道后悔了?】
苏云卿想了想却摇头道:“不,谈不上后悔,就算我这次不这么做,大王也会用其他理由把我留下来的。”
不然怎么分白起的功劳呢?
单独领兵一支听起来是挺好,但实际上那两路是做辅助的,白起这一路才是真正攻打邯郸的。
其他地方打的再多也不如打下邯郸一地。
昭襄王显然明白这一点,因此他把苏云卿留在了白起的身边。
苏云卿自然知道昭襄王的意思,她也确实会顺着这个意思去做,这不仅仅是为了自己,也是为了白起。
如今昭襄王便已经想着要找个人制衡白起了,如果苏云卿做不好,那么昭襄王无奈之下就只能选择杀了。
历史上昭襄王要杀白起,恐怕不仅仅是因为白起不顺从他的意思发动邯郸之战,也不仅仅是因为范雎在昭襄王的身边说坏话,白起本身功劳太高又一枝独秀大概也是原因之一。
所以说,如果苏云卿能够制衡白起,那对白起而言反而是一点好事。
苏云卿不知道白起自己是否明白,但只看白起这段时间对她的态度来说,显然白起并非一无所觉。
赵国如今刚刚经历了长平的大败,国内一时之间还真缓不过气来,再加上先防守没效果,后进攻输的更惨,最后派援军还全军覆没了,赵王此时已经怂了。
在赵王看来,秦国想要上党就都给他吧,反正上党本来就不是赵国的,给出去赵国也没损失,至于说秦王的怒火怎么平息的问题……
要知道这时候秦国的压力也一定很大,那么只要赵国表现的乖顺一点,该割地的割地,该送钱财的送钱财,满足了昭襄王的要求又让他有个台阶可下,那么这事也就解决了。
到时候休养生息几年,赵国依旧是那个强大的赵国。
赵王的想法很美好,可惜却太过时了,他根本没有意识到天下大势在走向哪一个方向,赵王的思维还停留在春秋时期群雄争霸的时候呢,而此时,天下大势却已经在要求统一了。
昭襄王显然不同,他清楚的知道自己想要做什么,他从一开始打的就是灭国之战。
一个态度明确且坚决,并且为此准备充足,一个稀里糊涂,还想着要退一步和平解决……两国在高层上就已经显示出了非常鲜明的对比。
在其他方面就更是如此了,至少直到秦军一路高歌凯旋的占领了武安太原等地的时候,赵王想的不是秦军要来灭他的国,而是赶紧派人去找秦国求和!
这种时候便有人出主意说,秦国丞相范雎向来与白起不和,这种时候去找范雎,让他说动昭襄王自然就最好了。
赵王采纳了这个建议,让人携带重金去秦国求见范雎。
那赵国的使者到了秦国之后金钱开道果然得到了拜访范雎的机会,在面对范雎的时候这使者可就不谈钱了,他和白起谈利益。
比如……
此时秦国和赵国的伤亡都很大,如果这场战争能停下来,那对两家都是一件好事嘛,而能够促成赵国割地求和这件事的范雎显然也就成了大功臣了呀。
再比如……
如果范雎不阻止白起,真的让白起攻破邯郸,那么以后范雎的日子恐怕就要不好过了哟,白起一定会给你小鞋穿哒!
还比如……
虽然现在是攻破邯郸的好时机,但秦国国内就真的没有压力吗?秦国为了支撑这场战争完全可以说是倾尽全国之力了,白起兵锋直指邯郸看起来确实锐不可当,可赵国也是非常强大的国家,邯郸又是赵国的都城,那是轻易就能打下来的地方吗?此时赵国已经向魏国和楚国求援,只要时间再拖延一段,到时候处于弱势想要求和的国家恐怕就要变成秦国了。
那使者口若悬河,滔滔不绝的说了一大堆,且他倒不愧是被赵王专门派来说服范雎的,口才倒确实是好,范雎差点就真的被他说动了。
可惜就可惜在了差点两个字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