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福娃会种田 第76节(2 / 2)
周郡道:“炉子你先用着。嫂子需要。家里还有黄芪,我拿给你。”黄芪地里山里都有,他也告诉路阳那个长什么样了。但是路阳实在是太忙了,根本没时间去采。周娇路云他们有空看着就拿回来,赵雍会帮着处理好。
路嫂子下不来床,家里里里外外的田里菜地鸡窝,都要路阳忙着。这回秋收都是大家一起帮忙收的。夜里孩子还要哭,路阳眼圈黑漆漆的,闻言也不怎么说话,只是说谢谢,又把炉子和草药拎着回去了。
熬着吧,熬着路嫂子好了,孩子大了就好了。路阳咬牙回去,听见孩子又在哭,路嫂子抱着孩子哄着,哄了一会儿她的脸色就惨白起来,喘着粗气。路阳赶紧接过孩子,路嫂子喘了一会儿,虚弱道:“他是饿了,我没奶了。”她身子太虚了,补药吃了也漏出去,喂奶对她来说太耗费她身体的精气了。路阳嗯了一声,“我去找小周氏。”
他拿了一小包米,一手抱着孩子去找小周氏。小周氏没要米,她喂了孩子,笑着说,“这孩子长得真好,看着比妞儿好。就让他在这睡吧,你去忙吧。”她自己的女儿已经会坐了,咿咿呀呀地在地上坐着舔手指头。
这两口子也没个爹娘帮衬,也真是难为了。以前路嫂子多爽利的一个人,走路干活都风风火火的,家里外头一把抓的能干的很,如今现在在床上躺着,那虚弱的样子看得小周氏也难受的紧。她本来厌烦自己一把年纪生下来的是个女娃的,但是现在看到路嫂子这样子,也不想别的了。女娃就女娃吧,别把自己身体弄坏了就是万幸了。
“今年的徭役你怎么办?”路阳出来,碰到了周林,周林发愁的问他。昨天他陪媳妇回娘家,他们村的徭役已经下来了。看来他们也不久要去了。别的都好说,可是路阳这一摊子,他一走,家里可怎么办?
路阳闷头一句:“能咋办,拿钱抵。”
周林拍拍他的肩膀,“有事就说。能帮就帮,你的鸡真的要卖?”
“卖了,只留20个就行。鸭子给留五个。”他看不过来了,太忙了。娃夜里特别爱哭,让他们夫妻俩整夜也睡不好觉。卖了也有钱还可以再多支撑一段时间媳妇的吃药钱。留下一些鸡鸭下蛋可以给媳妇孩子吃养身体用的。
“行,我去镇子上帮你卖。”
路嫂子的事情让众人心有余悸,生娃养娃都要谨慎。路嫂子够谨慎了,攒了三年的钱才敢怀孕生娃,可是娃一生下来,她自己虚弱了,病怏怏的,路阳还算负责靠谱,众人也帮衬着,就这么难。
周娇小声和周妮嘀咕道:“我以后不嫁人,不生娃。”她突然觉得哥哥和赵雍哥在一起也很好。而且他们老了,自己和路拾也可以养他们。周妮心有余悸地点头,她也没看出来女孩子嫁人成亲有什么好处的。两个少女嘀咕着心事,赶着鸭子,身后的框里还坐着一个小女童。
赵婶娘看到了,招呼她们俩过去,给了两人野果子。周娇看到赵婶娘想起她肯定还不知道赵雍哥和自己哥哥的关系,心里就有点发急和发虚,所以最近减少了去她家的次数。在她的印象中,赵婶娘真的很传统,在她面前也嘀咕着赵兰姐和赵雍哥不省心不成亲的事情。偶尔有一次还说她这么大年纪了,两个孩子还是这样,再等等恐怕就看不到孙子孙女出生了。
周娇心想她肯定看不到了。唉,更为难了。也不知道哥哥怎么有这么大的心脏,这都怪赵雍哥,还不赶快和赵婶娘说清楚。她要找机会暗示一下赵雍哥哥。可是转念一想,她又没有理由插手哥哥的感情问题啊。算了,还是装作不知道好了。不对,要替他们打掩护。
赵婶娘不知道周娇心底的小九九,叫住了孩子说中秋节快到了,她的眼睛最近有所好转,扯了一匹布,要给她们做衣服,要周娇有空来家里量尺寸。
周娇嗯嗯几声答应了,过了几天去量了尺寸后,又给赵婶娘量,然后自己偷偷摸摸给赵婶娘做了一件夹袄。里面塞得是处理好的鸭毛,去年他们就做了,暖和的很。今年就存的更多,把要卖的鸭毛都给买回来了。
周娇忙这些的时候,周郡也没闲着。算了一下家里的粮食,交完了税收。加上地窖里的陈粮,一共还有四百斤。生姜和大蒜已经卖出去了,这是一笔很大的收入。但是粮食价钱已经涨到七十文了。他是不用发愁粮食的,但是下半年要种一场冬小麦了。这几年土地一直没休息过,恐怕冬小麦也会减产。
周郡想了想又去找了郑村长,问什么时候路云能分地?郑村长说要等等。等到什么时候他也每个准话。周郡真是发愁。他们的铺子要开吗?已经收拾好了,那包子铺老板已经把东西拆了,人也搬走了,空落阔的。他们都收拾好了,也不刷漆,只要把要卖的东西摆上去就可以开张了。
可是谁去卖呢,买东西总要有个人守在那里的。唉,谁都走不开。以前想的是路嫂子,现在是不行了。自己去,那就更不可能了。这铺子买了总觉得这一步走错了。
赵雍比他有耐心,空着就空着。这一场仗年底应该有分晓了。只要能迎了赵王,吞下置州,吉县肯定要扩张的,说不定安水镇都能并过来。他手里余钱不多,不然还想再买一个铺子。也没人卖地,也可以买。
现在最难过的不是他们这里,而是禹城和豫章郡。豫章王正在吃大户,借着节度使攻打赵王的机会,清理和丈量自己治下的豪族列强吞并的土地,想方设法让他们吐出来呢。土地兼并严重的很,不然他们的地也不会越分越少,以至于成年的男丁迟迟不分土地。周郡问他怎么知道这么多的,赵雍笑着说自己分析出来的。
周郡纳闷,他怎么分析不出来。封建王朝土地兼并一直很严重,没想到豫章王这几次的王令还有这番用途,他愣是看不出来。果然他读书就算考中了,估计也不能当官。看不懂上面一系列动作下的具体目标啊。怪不得周立都回来了,说他们周氏族长靠着的那位大地主最近莫名不安,卖了一批土地,想迁回老家去。周立提了一嘴,他还以为周立只是想家了,回来过中秋。而赵雍却能从周立那得到的消息,加上县衙的政令和豫章王府的邸报和王令,还有城里说书人的说的几件事,联想到这些。
“那你的说法是要是豫章王成了,我们路云很快就能分到地了?”
“差不多。或许到不了过年。”除了一些大的豪强世家敢和有实权有兵马有名望有钱财的豫章王对着干,其他的肯定或多或少要吐出来一些的。有些人脑子活消息足,说不定得到消息后就开始行动了,让出一些蝇头小利,以免豫章王找他们算账。
赵雍说完,见周郡也想明白了,他想亲近一下周郡,但是又看到正在写作业的路拾,叹气一声。只觉处处都是拦路虎。
“今年中秋不会热闹了。”周郡感慨道。真是多事之秋啊。
第134章 铺子
是的,中秋节城里也没有像往年那样有庆祝活动,也没有灯会。而且还有传言说今年白灵寺传统的庙会还会取消。
自打来这里第一年参加庙会后,后面周郡也带着路拾和路云去了一次,但是周娇却是一次庙会也没去过的。周娇去过百灵寺庙,却是没有亲眼见到过庙会的热闹场面的。本来打算今年去的,好好玩一玩。听到这个消息就有些失望。
路云找到他,说自己在学堂学了一年多了,不想再去了。周郡脸色一沉,路云这回却很坚持,“哥,我该学的都快学完了。夫子教的那些之乎者也,我真的一点兴趣也没有,一学就头疼。农书哥哥,你也帮我买了一本,夫子那边已经答应借给我抄书了。”路云也有自己的理由,“哥,我不能把事情都交给你一个人做。现在庄稼歉收,又打仗,铺子买了没人张罗。我想回来好好种地。”
周郡叹口气,“等你的土地分下来再说。没分地前老老实给我上学去。”
路云见有门,心中一松,“好的,大哥。我再去催催郑村长。王奔也该分地了。”这孩子一溜烟跑了。周郡也真的奇怪,难道读书不好吗?这孩子怎么这么抵触。不过既然学不进去,农书也学了差不多了,他该去和夫子去商量一下了。所以第二天周郡和三个孩子一起去了学堂,和夫子谈了一会儿,回来后也没有在说什么了。
中秋节很快过去,周郡再一次带着路拾去了柳工府里送礼。柳三小姐的孙子毛毛也在,和路拾玩的很开心。听说周郡买了铺子,又问了他以后的打算。周郡知道柳工还是想让路拾入府读书。周郡就说以后可能会做点小生意,然后自己有了钱后也半耕半读。柳工似乎很赞同的模样,说了一句天下很快就会太平,朝廷会开恩科,他们要早作准备。
这话透露的意思是战争很快就结束了?周郡自己琢磨半天,回去后和赵雍一起琢磨。赵雍确定了战争最多持续到开春,而且开春后朝廷会有大动作。
“那我们能做什么?”
赵雍笑着道:“积攒实力,静待时机。”
时机,什么时机?周郡还没问出来,就被赵雍亲了一下。这厮怎么一点招呼都不打。赵雍也是很委屈,他中秋节夜里偷偷跑过来,要和周郡一起赏月,这人狠心地推他出去,说自己要睡觉。今天终于只有两个人在家里,能好好相处了,当然要抓紧机会亲密一番了。
“一起去澧县还是去曲平山?”他们也该出去一趟了。山里入秋后好东西多,而且更主要的是出去后他们俩就能独自相处。二十几岁的青年,身体紧绷有了爱人却还要忍耐着,不能相碰,简直让赵雍不能忍受。
这会儿没人,他靠近周郡,亲了一下后手也不老实起来,探入周郡腰部,周郡神色一动,倒也没有制止他,而是道:“曲平山不能去了吧,不是说那边有土匪出没?”
“土匪,封家堡的土匪可都是豫章王的人,估计是故意放出来的风声。”一些豪族大户想走,往北去赵王置州,要路过封家堡,往西去西北,一毛不拔之地,还有瘴气,去了也呆不久。估计土匪就是为那些想带着大量钱财想逃走的大户准备的。当然这只是他的猜测。但是结合最近来看很明显了。他们东边最大的郑大地主,家里隐藏的一些黑户都交出来了。
反正这些对他们小老百姓都是好事,支持的人当然多。西南节度使的大军听说已经攻打到赵王的大本营平城了。估计要不了多久就能彻底收拾赵王世子,收复那封地了。
赵雍的头贴近周郡的脖子,“铺子的事再等一段时间。这段时间,我们把能做的能卖的东西整理一下。铺子可以卖杂货。”
“我想做卤鸭。”周郡推开他的头,“你先坐好。我们好好说话。”
赵雍却不愿意,嘴唇在周郡脖颈处流连,他喃喃道:“我要先解解馋。”周郡听了这话,哭笑不得,不过也随他了。赵雍只是口花花,青天白日的,他也做不了什么。周郡心里有数,头往后一仰,斜了赵雍一眼,赵雍一上头,抱着他啃了起来。
后来有些过火了。赵雍心中发紧,某个部位不由自主地发硬,他喉咙溢出恼怒来,自己气喘吁吁地停止了,出去洗了个脸,才回来。真是撩拨的自己狼狈不堪。
周郡似笑非笑,“这回能好好说话了。”
赵雍深吸一口气,“烤炉和烤鸭架已经做好了,可是我们的配料一直没弄齐,而且味道虽然可以,但是真的要和别人竞争,还是少了点优势。最主要的是成本太高。”周郡说的烤鸭和卤肉,鸭架卤鸡爪他们也都试了一遍。好吃,但是还是少了大酒楼做的那种味。周郡说是少了辣味。可是他们种的花椒今年没长成,铺子里的花椒粉真的太贵了,买了一点回来用上去味道是可以。但是成本又增加很多。更别说这些卤味不能放置长时间,卖不掉就亏了。
“我想试试。”周郡有不同意见,“原材料我们有,家里的鸡鸭都可以用。香料我们也种了不少,做不到大规模卖,但是自己做半成品卖还是可以的。再说这虽然成本高,但是我们卖的价钱也高。十月份我们去试试水吧。在城里待上一个月,试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