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大人撩夫日常_第16章(1 / 2)

加入书签

掩好衣衫,刚转过身,项渊就从外头进来,手里头端着一个碗。

“我熬了红枣银耳莲子汤给你,快去洗漱好来吃。”

赵慎有些不自在,见项渊一副什么都没发生的坦然样,不免觉得自己矫情了。整整脸色,掩饰羞恼,道:“哪里来的银耳?”

“我们刚成亲那会大嫂拿来的,这么久了,今个总算用上。”

赵慎红着耳朵洗漱好,坐在桌前吃银耳汤。项渊看了会,忽然冒出句:“给我吃一口。”

赵慎举着勺子,愣了下才道:“我去拿勺子。”

“不用麻烦。”说着,项渊一点不见外的拿过赵慎手里的勺子,舀了一勺吃进嘴里。

“嗯,有点寡淡,糖放少了。”项渊把勺子还给赵慎,贱贱一笑:“不过,吃到嘴里,还是挺甜。”

明摆着调戏,赵慎冷眼瞟过去,翻个白眼给他,耳朵尖却控制不住又成了粉色。

第15章 声名大噪

项渊坐在醉仙楼临窗的座位上,听潜心社里其他成员口沫大飞的辩论,心里头琢磨着一会儿自己该怎么做策论。

来这大半年,项渊一直没在秀才们的聚会上发过什么惊人的言论。不是不敢,而是他习惯做事前保证万无一失,没有十足把握,他不会轻易涉险。本来原主之前的名声就已经够差的,一瓶子不满半瓶子乱晃。他半途过来,又对这里一知半解,虽有之前作为项大少时的古文功底,但毕竟没有亲自做过正经的策论,没把握的事,他可不想弄出来遭人耻笑。之前的项渊可以厚脸皮忍受别人的轻蔑,他项大少可受不来,要做就尽可能做到最好,这才是他项大少的风格。

今个他们讨论的是这段时间风靡一时的返璞归真,勤勉务实风,据说这是朝堂上有名的清流代表,林正则提出的,同时他也是有名的实干派。近几年靖安帝一些大的改革动作背后,都离不开他的影子。

项渊敢肯定,林正则提出这个倡议,绝对不是现在被离中世家大族所推崇的那样浮于表面。只着重精简衣着,以为穿着朴素一些的就是崇尚自然,以为整日坐镇衙门,便是为官勤勉。项渊对此嗤之以鼻。

脑子里构思完毕,项渊铺开纸张,磨好墨,提笔刷刷刷写起来。

许文林坐在项渊隔壁,见他不假思索提笔就写,好奇的凑过来。本想挑刺几句,不料刚看了开头几句,轻视立马消失无踪,神情一震,忍不住开口叫了声“好!”。项渊抬眼斜过去,接着不为所动,继续写。

许文林摸摸鼻子,不敢再发声,屏气凝神,站在一旁,随着项渊的笔,脸色渐渐激动。一旁其他秀才早在听到许文林一声叫好后就陆续围了过来,谁都没敢出声打搅。只在心底默默读出项渊的文章来。

《论虚勤与实惰》

“夫□□生于微末,起于行伍,忧愤于乱世,揭竿为旗,而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盖御四海,并八荒,内立法度,外行强政,终创此间盛世之况。而今人不思前人之苦,好逸恶劳,重繁复而轻简,居高位而情怠,是为危矣。········”

自打返璞归真,勤勉务实风气从朝堂吹来,整个南陵都沸腾起来,仅离中一县,项渊就再没看到穿着精致的士子。而离中的县衙,县老爷每日都升堂,衙役也是动不动就巡街访坊的,看似忙碌勤政,实际一点正事都没干,县衙审理的案子还不如往年多。

所以,项渊的这篇策论,独辟蹊径,把世人为各自利益而曲解真义,盲目跟风,继而搅得地方人心不稳,官员尸位素餐,淋漓尽致道了出来。

“痛快!痛快!难怪我总觉得明明林公的提倡是好的,为何到了咱们离中,却总觉得有些不对劲,却又说不上来。今日见了淙子的文章,这才恍然大悟。”

李广宇第一个赞叹出声,看着项渊的眼神都变了。项淙子自打伤了脑袋,还真是一日强过一日,虽还是满身傲气,却再无一丝往日的骄躁。之前还没多大感觉,这次文章一出,李广宇第一次无比清晰认识到,项淙子已不可同日而语。

“是极!你是没见着八曲来的那几个酸人,以为这几次策论占了上风,便自鸣得意,一个个追捧节俭,却只在衣着上下功夫,吃食上却越发讲究,全是做给外人看的,没劲透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