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7章 洗牌下(2 / 2)

加入书签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欲书阁]https://yushuge.vip最快更新!

淮南道,领扬、楚、滁、和、濠、庐、寿、光、蕲、申、黄、安、舒,共计14州、57县。相当于后世的江苏省中部、安徽省中部、湖北省东北部和河南省东南角,即淮河以南,长江以北,湖北应山、汉阳以东的江淮地区门,治所扬州。

扬州地处后世江苏省的中部,长江下游北岸,江淮平原南端,三江口、江都水利枢纽。向南接纳苏南等地经济辐射,向北作为苏北的前沿阵地和传导区域,素有“竹西佳处,淮左名都”之称。

江南道,辖境在长江之南,故名,东临海,西抵蜀,南极岭,北带江,领润、常、苏、湖、杭、睦、歙、婺、越、台、括、建、福、宣、饶、抚、虔、洪、吉、袁、郴、江、鄂、岳、潭、衡、永、道、邵、朗、澧、辰、巫、施、思、南、黔、费、夷、溱、播、珍等州,为后世浙江、福建、江西、湖南及江苏、安徽、湖北之大江以南、四川东南部、贵州东北部之地,治所苏州。

苏州位于江南河畔,论苏州的主要交通道路,就是这条河流。还可以说由太湖通到其西南的湖州。由于地处长江下游三角洲太湖流域,它和周围各州都不时在经济上获得发展,尤其是在历史上安史之乱及其以后,发展更为迅速。

吴者,国用半在焉。所谓三吴是指吴郡、吴兴、丹阳而言。吴郡就是苏州,吴兴为湖州,丹阳为润州。三郡都在太湖周围,俱是富庶地区,故为当时国用所恃依。三吴虽负担半数的国用,苏州的负担当为更多。可以想见苏州的繁荣超过其附近各州之上,高居于最前列。

剑南道,废除州、郡制,改益州为剑南道,治所位于成都府。因位于剑门关以南,故名。辖境相当于后世的四川省大部,云南省澜沧江、哀牢山以东及贵州省北端、甘肃省文县一带,辖彭、蜀、汉、嘉、眉、邛、简、资、巂、雅、黎、茂、翼、维、戎、姚、松、当、悉、静、柘、恭、保、真、霸、乾、梓、遂、绵、剑、合、龙、普、渝、陵、荣、昌、泸等州。

岭南道,治所位于广州,辖境包含后世的广东全部、广西大部、云南东南部、越南北部地区,辖冈、潮、广、韶、循、贺、端、康、封、泷、恩、春、义、窦、勤、桂、昭、富、梧、蒙、龚、浔、郁林、平琴、宾、澄、绣、象、柳、融、邕、贵、党、横、田、严、山、峦、罗、潘、容、辩、白、牢、钦、禺、滚、汤、岩、古、武峨、粤、芝、爱、福禄、长、罐、林、景、峰、陆、廉、雷、笼、环、德化、郎茫、崖、儋、琼、万安、夷各州。

此外改辽东都护府,三韩都护府,倭州都护府为辽东道,所辖包括后世的东三省、朝鲜半岛、日本诸岛、黑龙江以北流域、库页岛等广大地区,治所锦州。

改漠北都护府为漠北道,所辖后世俄罗斯贝加尔湖、色楞格河南岸,蒙古高原、河西走廊和新疆东部哈密、吐鲁番等地区,治所庭州。

改安西都护府为安西道,所辖新疆、中亚咸海沿岸地区和阿姆河流域,阴山南麓的漠南地区、河套地区,治所碎叶。

改安南都护府为安南道,所辖中南半岛,治所交趾。

改南洋都护府为南洋道,所辖南洋群岛,治所爪哇岛。

改天竺都护府为天竺道,所辖后世的印度,巴基斯坦,斯里兰卡等喜马拉雅山脉西南的广袤地区,治所里州。

改波斯都护府为波斯道,所辖后世的中亚,以及西亚的部分地区,治所石州。

改吐蕃为吐蕃道,所辖后世的西藏以及青海部分地区,治所拉萨。

改澳洲为澳洲道,所辖后世的澳大利亚,新巴布几内亚,新西兰等大洋洲诸岛屿,治所新奥。

在完成了中枢,地方行政机构改制的同时,杜睿将各州刺史所掌握的兵权统统收归国有,彻底摒弃了此前太宗皇帝所确立的府兵制度。

府兵制度虽然在此前的贞观变法之时,已经逐渐被义务兵所取代,但是还残留了不少,毕竟当时的社会环境之下,想要实现完全的变革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府兵制,作为一种建立在均田制基础上的兵农和寓兵于农的制度。在天下各地设置“军府”若干,“府兵”由各地军府从所在州县的农民中挑选,年二十入役、六十免役,平时在家生产、农闲训练。

虽然在大唐立国之初,府兵制度可以保证国家在战时的兵员充足,但是却也存在着极大的弊端。

特别是在中唐以后,均田制遭到破坏,府兵制土崩瓦解,卫府丧失战斗力,仅能充为仪饰之用。

杜睿从根本上主动瓦解了这种已经不能满足于当下现实情况的兵制,并且将原先拱卫长安的八支禁军全部重新打乱,重组,演变成了现在的北衙禁军和南衙禁军。

其中北衙禁军指的是屯驻于宫城以北,以保卫皇帝和皇家为主要职责的皇帝私兵,与国家军队南衙禁军相对。

其中左右羽林军,定额为一万两千人,设左右羽林大将军各一人,为段轨,张旭统领。下设统军一人,将军三人。左右羽林大将军府属官有长史、录事参军事,仓、兵、胄曹参军事,司阶、中候、司戈、执戟,长上、录事、史、亭长、掌固等。

左右龙武军,定额为一万两千人,设左右龙武大将军各一人,为李业诩,李业嗣统领。

下设统军一人,将军三人。左右龙武大将军府属官有长史、录事参军事,仓、兵、胄曹参军事,司阶、中候、司戈、执戟,长上、录事、史、亭长、掌固等。

左右神武军,亦称神武天骑,定额为一万两千人,设左右神武大将军各一人,为屈突寿,屈突诠统领。下设统军一人,将军三人。左右神武大将军府属官有长史、录事参军事,仓、兵、胄曹参军事,司阶、中候、司戈、执戟,长上、录事、史、亭长、掌固等。

左右神威军定额为一万两千人,设左右神威大将军各一人,为杜睿的弟子邱远恕,章贤诚统领。下设统军一人,将军三人。左右神武大将军府属官有长史、录事参军事,仓、兵、胄曹参军事,司阶、中候、司戈、执戟,长上、录事、史、亭长、掌固等。

左右神策军,定额为五万人,设左右神策大将军各一人,为尉迟宝庆,尉迟宝林统领。下设统军一人,将军三人。左右神策大将军府属官有长史、录事参军事,仓、兵、胄曹参军事,司阶、中候、司戈、执戟,长上、录事、史、亭长、掌固等。

左右神策军人数最众,自然也就成了拱卫长安的重要军事力量。

历史上的神策军是唐代后期主要的禁军,神策军原为西北的一支戍边军队,唐玄宗时哥舒翰击败吐蕃,在天宝十三载置神策军于洮州磨环川,以成如璆为军使,统兵戍边,防遏吐蕃。安史之乱起,成如璆军将卫伯玉率千余人赴中原参战。参加了乾元二年攻围安庆绪之战。

九节度兵败邺城后,卫伯玉与宦官观军容使鱼朝恩退守陕州,防备安史。这时神策军故地已被吐蕃占领,卫伯玉所统之军仍沿用神策军的名号,卫伯玉为兵马使。

后卫伯玉入朝,此军归陕州节度使郭英乂,郭英乂入朝,神策军遂属鱼朝恩。在这期间,鱼朝恩把陕州节度使所辖军队并入神策军,使其扩大为万人以上的大军。

广德元年,吐蕃进犯长安,禁军溃败,代宗奔陕州,鱼朝恩率此军护卫代宗,京师克平之后,鱼朝恩便率神策军归于禁中。

永泰元年,吐蕃军队再次进攻关中,神策军于是屯苑中,分为左、右厢,正式成为天子禁军。

大历五年鱼朝恩因获罪被处死,以后十几年均以本军将领为兵马使统率之。建中四年,德宗以司衣卿白志贞为使,却遇到所谓“泾卒之变”,德宗出奔。

事定后,德宗认为文武臣僚不可信赖,兴元元年,命宦官分领神策军,为左、右厢都知兵马使。贞元二年,改神策左、右厢为左右神策军。贞元十二年又置左右神策军护军中尉。

左右神策军成立后,各设大将军一人,正二品,将军各四人,从三品。统军各二人,正三品。护军中尉各一人,中护军各一人,判官各三人,都句判官二人,句覆官各一人,表奏官各一人,支计官各一人,孔目官各二人,驱使官各二人,长史、录事参军事、仓曹参军事、兵曹参军事、胄曹参军事各一人,司阶各二人,中候各三人,司戈、执戟各五人,长上各十人。

最高统帅为护军中尉,神策将吏皆受其节制。由于神策军分屯在京师、畿内与关中要塞之地,所以在两护军中尉之下设左右神策行营,分统京畿和所在地区军队。

历史上的大唐后期,由于朝廷集权与地方割据的矛盾日益尖锐,严重的局势使大唐统治者认识到必须拥有一支由朝廷直接掌握的、有战斗力的武装力量,加强神策军势在必行。

神策军有过两次较大规模的扩编。第一次大规模扩编是在代宗大历初年。主要收编了平卢镇邢君牙部、阳惠元部,安史降将尚可孤部,朔方镇郝廷玉部、侯仲庄部等。这些军队都是久经沙场,极有战斗力的藩镇部队,使得神策军势力大增。

第二次大规模扩编是在德宗贞元年间。主要收编镇国镇骆元光部,朔方镇李朝采部,河东镇浮璘部等。又以“神策行营”的名义,强行把京畿和关内的诸军兼并,如凤翔镇、银夏镇的军队等。另外,还招募了部分新兵,如神策军使白志贞从京师曾一次招募3000人,宰相李泌把因陇右失陷而留居京师的西域朝贡酋长,安西、北庭校吏及其子孙4000人,尽数召入神策军。

此后,还进行过多次规模较小的扩编,使神策军的兵力达到15万人。到唐穆宗初年,京西、京北及振武、天德八道节度使及都防御使下神策一十二镇将士等共186700余人,为神策军的全盛时期。

然唐穆宗以后,神策军渐渐腐化,战斗力下降。神策军的腐化孕育于其极盛之时。由于其拥有许多特殊权利,故促成了其自身的腐化。

神策军至少在三个方面享有特权:第一是给养三倍于其他军队,以及经常性的额外赏赐。从代宗以来,每次大赦都要厚赐神策军。每个新皇帝即位,也要犒赏神策军。如穆宗即位,赐左右神策军士人钱五十缗,六军、威远人三十缗,左右金吾人十五缗。

第二是在其将吏迁转升任方面有优先权。据载:“开成以来,神策将吏迁官,多不闻奏,直牒中书令复奏施行,迁改殆无虚日。”他们的这种优先权也得益于护军中尉的偏爱和关照。

第三是法律上享有特权。唐制,京师各机构、各部门,每季派御史巡按监察。后来由于禁军地位特殊,御史皆不敢去巡查。贞元十九年,监察御史崔远不了解这种变化,进入了右神策军驻地,结果被杖四十,流放外州。这说明皇帝业已承认神策军在法律上的这种特权地位。

这些特权不仅促使神策军日益腐化,而且在一定条件下成为某些藩镇发动叛乱的借口。大唐末年,藩镇势力屡次进犯京师,常以剪除宦官为口号,而这时的神策军将吏大都卷入宦官集团中去。

由于穆宗以后,神策军很少外出征战,军纪日益败坏。其普通军士也非当年善战的边兵,多以工商富豪子弟充任,不堪一战。唐廷给予神策军特权,目的是让这支军队为维护李家统治发挥更大的作用,却适得其反,促使其走向腐化,丧失战斗力,这是唐廷所始料不及的。

唐僖宗时,黄巢起义军入关,僖宗仓皇南逃入蜀,左右神策军或溃败,或为藩镇招谕收容。后宦官田令孜另招神策新军54都,每都千人,以都将分领。

唐昭宗景福二年,凤翔节度使李茂贞举兵攻长安,昭宗“悉发五十四军屯兴平,已而兵自溃,茂贞逼京师,昭宗为斩神策中尉西门重遂,乃引去。”

天复二年,宣武节度使朱全忠进入关中,次年击败李茂贞,逼昭宗杀死大宦官韩全诲等20余人,把参与的神策左右军的兵士并入左右羽林、龙武、神武等刘军,神策军就此解散。

杜睿当然不会再犯历史上唐廷所犯下的错误,从贞观年间的军制改革之时,杜睿就不断的给将士们灌输包围国家是军人义务的概念,他们非但不能享受任何特权,相反的,他们所要承担的义务也更重,尤其是号称天下精锐的禁军。

与北衙十军相对应的便是南衙十六卫,既左右卫,左右骁卫,左右武卫,左右威卫,左右领军卫,左右金吾卫,左右监门卫,左右千牛卫。

和北衙十军的构成都是新招募的士卒不同,南衙十六卫则是在原先拱卫长安的八支禁军的基础上扩编的。

北衙十军的主要职责是拱卫长安,保护皇室的安全,而南衙十六卫的主要职责则是作为大唐中枢的机动兵力,负责征战四方。

北衙十军的掌控权在皇帝的手中,没有皇帝的兵符,任何人不得随意调动,这样安排,杜睿也是为了能够保障皇室的基本权益,毕竟没有一支完全忠于皇室的军队,对未来大唐的稳定是不利的。

而南衙十六卫的掌控权则在内阁,一旦发生战争,则由杜睿组织内阁拟票,通过之后,呈报给皇帝御批,兵部负责组织,总参谋部负责制定出兵计划。

所以严格上来说,南衙十六卫并非掌控在杜睿的手中,也并非是掌控在内阁的手中,杜睿这样安排,则是为了防止日后有人做大,掌控了这么大的军事力量,威胁到皇权。

最新章节请到yushuge.vip免费观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