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中华茶道第三更(2 / 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欲书阁]https://yushuge.vip最快更新!
如此一来,便失去了品茶的原味,点茶斗茶成了一种近乎杂耍把戏的活动。
不过参与者的级别比较高罢了。
其次,大量无谓繁琐的工序,导致生产团茶的门槛变的极高,成本极贵。
以至于到了宋灭之后,经过元朝这百把年的文化摧残,到明朝后,竟然已经无法复原出宋团茶了。
北宋末期,由于中期一味的追求繁琐,已经导致茶道文化走样。
宋人有点茶和点汤待客的习惯。
点汤就是烹制带有香味的热饮,比如紫苏汤,二陈汤,温枣汤等等。
但在超繁琐的步骤,和昂贵的价格下,到了宋末,宾主双方往往是“虚盏以对”,捏个空杯子,相互比划意思一下得了。
这是茶道发展的悲哀。
李煜前世,华夏人只能从东瀛茶道中一窥宋代茶道的奢华风范。
不管从茶还是文化的角度上来说,宋茶道走歪和失传都是令人极其惋惜的事情。
以至于李煜前世,经常有人把台湾闭门造车搞出来所谓“茶道”奉为中华正朔,也是啼笑皆非。
既然自己来了,那么就要承担起承前继后的责任来。
在李煜看来,现在的点茶茶道,虽然尚处在比较早期的阶段,但基本要素都已经齐全。
对于茶饼的要求固然高,但也没到宋朝那种,一饼龙凤团动辄靡费数十万的地步。
宋代制作茶饼的过程用变态来形容并不为过,茶叶只取中心一缕,蒸过后,还要压榨两次,以去水去膏,随后放入盆中细细研磨,一饼茶的量,需要人工只要研磨一天。
这也就解释为什么宋代点出的茶汤虽然浓,却不伤胃的缘故。
茶叶中的茶碱,鞣酸都在蒸制过程中被去掉了。
反过来,东瀛抹茶煎茶可都没这工序,生茶泡到最浓,又苦又涩的一碗下去,不胃溃疡才怪。
现在所缺的就是一个将标准固定的过程。
这方面上,李煜又佩服起鬼子们的龟毛起来。
如果说宋朝在制茶上是变态到细致,那么正统的东瀛茶道则是细致到变态。
连茶具在空中移动的线路都是规定好的必须一丝不挂。
(嗯,不是说不让苟了么,那只能挂了。)
自己作为一个皇子,天生有逼格加成,又是文化人的代表,做这个事情自然是有事半功倍之效。
再说自己这手点茶功夫乃是钟皇后亲传,怎么说也是皇家御用,这要是放到西市上,不怕没人来一饱口福。
如果说刚穿越过来的时候想着是如何适应这宫廷如何生存下去,之后便是想如何佛系夺嫡。
此刻他却隐隐以卫道而自居,捍卫的自然是华夏优美的文化艺术之道了。
反正现在也没法在政治上大展拳脚,那么索性当当这个时代的文艺青年吧。
要说李景逷做事的效率是真高。
第二天就拖着李煜去西市看铺面。
最新章节请到yushuge.vip免费观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