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4章 闭关锁国(2 / 2)

加入书签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欲书阁]https://yushuge.vip最快更新!

最终,萧鎋问出了这份疑惑。

杨彦沉吟道:“孔子作《春秋》曰:夷狄入中国,则中国之,中国入夷狄,则夷狄之,但恐怕这只是老夫子的一厢情愿之说。

就以匈奴为例,自后汉中叶起,匈奴内附已有两百年,饱读诗书,学我汉家文字典仪,论起言行举止与学识渊博,实非寻常人所能相较,其中皎皎者如刘渊、刘聪、刘曜三人,均可称为饱学大儒,可也正是这三人,给华夏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浩劫。

故夷狄入中国,真中国之?”

“这……”

萧鎋、任回与刘隗相互看了看,都觉得杨彦说的挺有道理的。

杨彦又道:“草原环境恶劣,往往一场风雪,就能灭绝一个部族,故草原人以狼性自居,而狼这种动物,毅力坚韧,狡诈残忍,常常在恶劣环境中蛰伏,寻找猎物的破绽,瞅准机会,一击必杀!

虽匈奴人内附已有两百年,却仍具狼性,并非真心归顺,只是无力对抗后汉朝庭,且草原环境越发恶劣,不得不内迁,佯作归附,学我汉家文化,但天性不改,反因其得到汉家的治国理念与大量的技艺财富,为祸之烈堪称前无来者。

试问自三皇五帝至今,可有异族连掠二帝而去?又可有窃据中原,僭越为帝者?除刘石再无他人,究其根源,便是师我长技以制我,更况何草原人生性凶悍,与我汉家文化取长补短,造下了滔天罪孽,故凡传授胡人文化技艺者,孤不杀他已是仁慈了,又怎能再任用他。”

杨彦有这想法,并不是拍脑袋决定,而是结合了后世的历史。

宋朝为什么势弱?

主流观点是宋朝吸取了五代十国的教训,扬文息武,但实际上,宋军的战斗力是不弱的,能与辽国相持,又能在与西夏的战争中,总体不处劣势,这对于以步卒为主的宋军来说,相当难能可贵了,其关键,便在于宋朝丧失了对周边民族的技术文化优势。

宋朝的制度,辽、西夏、金都有,宋朝的技术,人家也有,且草原人凶悍,宋朝反居于劣势一方,只能守成,没法进取。

再对比元清,向异族传播科技文明的恶果更加显现。

元朝对汉人采用包税制统治,不易服,不剃发,这其实对于中下层民众来说,换了王朝没什么太大的切身感受,很多人还以为自己依然活在宋朝呢,他们只是向当地乡绅或世候交税,并不直接接触元朝朝庭,因统治基础不牢固,故元朝只有百年不到的国祚。

而清朝不同,充分吸取了元朝短命的教训,深入研究汉文化,采取了歪曲丑化汉文明的国策,从思想上统治汉人,得享两百七十六年国祚,甚至国灭了,仍遗祸甚深,百年过去不仅未有消除,反愈演愈烈。

当然了,杨彦不是说非要搞闭关锁国,也不是非要搞封闭,而是反对单方面的输出文明,搞一堆不能实际控制的藩属国,除了进贡时得到面子上的满足,还能有什么好处?

吐蕃就不说,唐太宗资吐蕃,百年后成为大唐的心腹大患,再有日本、朝鲜和越南,深受汉文明的影响,可这又如何呢?

给汉地带来了哪些好处?

越南是汉地的千年之痛,朝鲜则是个巨大的包袱,而对于日本更是养虎为患!

在杨彦的理念中,文明的交流是以等价交换为原则,你拿不出对等的文明或者利益,那对不起,我国对你关上交流的大门。

哦~~”

刘隗恍然大悟道:“老夫明白了,大王不严惩刘曜朝臣,是因刘曜本乃饱学之士,熟悉我晋家典仪,臣僚于他,无非治国安民而己,而石勒不同,羯人不识字,不习文化,本乃蛮夷,却有张宾、徐光、程遐、裴宪、傅畅之辈仿效晋室,为之制定典仪,使其在短短数载之内迅速壮大,北方晋人深受其害,此举确是应当,不过老夫有一疑惑,大王何不下诏严令禁止向胡人私授技艺文化?”

杨彦摆摆手道:“还未到时候,如今尚有鲜卑与高句丽未平,我若过早颁布法令,必令滞于外的数十万晋人心寒,走投无路之下,或会彻底与之合流,带来更大的祸患,此事可待灭了鲜卑与高句丽之后再作庭议颁布。”

任回点头道:“虽有清河崔氏、河东裴氏等河北大族为慕容效力,但逃奔辽东的数十万民众尚非归心,以缓制急,方是妥当之策。”

最新章节请到yushuge.vip免费观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