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2 / 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欲书阁]https://yushuge.vip最快更新!
老头用突厥语和小娘说了几句话,小娘才一脸恍然,不过仍然关注着李适之。显然李适之长得确实年轻帅气,虽没有那些突厥汉子高大威|猛,却举止儒雅面目清秀,在草原上实难见得这样的人。
小娘又说道:“父汗在汗帐内,暾欲谷叔叔与这位唐朝来的客人进去见他吧。”
这句话终于让李适之搞清了一些有用的信息,原来带自己过来的这个老头叫暾欲谷,可能是突厥大臣;而说话的那突厥小娘称默啜可汗为父,恐怕是个小公主。李适之情知不是所有公主都长得俊俏,不过面前这个却还过得去,皮肤虽不太水灵但胜在健康有活力,大大的眼睛,开朗讨人喜爱的性子都能让人产生好感。
一行人进得汗帐,李适之只觉得光线不太好,周围坐着几个人多半也是突厥大臣,可是给人的感觉却很不体面黑乎乎的样子,正中坐着一个头发白了大半的老头手里拿着个权杖。暾欲谷等人以手按胸纷纷向他行礼,李适之却抱拳为礼,只是站着打了个拱。
暾欲谷与默啜用突厥语说了一阵话,过得许久默啜便将目光转向李适之,用汉语说道:“我们突厥汗国唯才是用,没有唐朝那么多繁冗规矩,只要我赦免你,你就可以做大臣。”他又指着旁边的一个人道,“汪芒也是汉人,已追随本汗多年了。”
李适之毫不犹豫地抱拳道:“可汗的好意在下心领了,恕不能从命。”
也许他回答的太直接,默啜的性子本来就比较暴戾,顿时就露出了怒气:“你曾是我突厥汗国的敌人,而今沦为阶下囚,我好意赦免你,竟不领情,很好,来人……”
“父汗!”这时刚刚才认识李适之的那公主站了起来,说道,“他是我们的人抓来的,又让暾欲谷叔叔大老远送来,父汗不喜欢那就送给我做奴隶吧。”
李适之心里当然马上就明白这个小娘其实是救了自己一命,但他无法忍受侮|辱,昂首道:“我堂堂李唐宗室,岂能为奴?是可杀不可辱,请就汤镬!”
这时只见面对帐门的那公主弄眉挤眼地给李适之递了一个眼色,她背对着默啜,但面对着下面,那几个大臣都是看见了的,大伙并未言语只是默然瞧着,多半已明白了几分其中缘故。小娘那样做有些不够端庄,但考虑到游牧族的女子更加热情开放,也就没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李适之明白她的好意心下也泛出一些感激。
她见李适之不为所动,又跑上王位拉住了默啜央求,默啜显是很宠爱这个公主,神情已变得和蔼了一些,被缠不过只得说道:“那便将你贬为奴隶,送给阿史那卓。”
李适之这时心道:突厥人名面上称臣,其实从来都没自以为军力强大没把唐朝放在眼里,不然何以敢随意将李姓的人这般对待?
默啜见李适之不想投降,便失去了兴趣,并不如何看重。很快李适之便被当作奴隶押下汗帐了。
他被送到了公主阿史那卓的家里,很快公主就回来了,对他十分热情礼节,哪里有半点对待奴隶的样子?李适之感叹道:“在下与公主素未平生,今日初见一面,公主何以先救我性命,又如此对待……我真不知如何为报。”
阿史那卓笑眯眯地接道:“以身相报……”
李适之怔了一怔,但见这公主满面轻松的笑意,有玩笑之嫌。不过他在唐朝时也不是没遇见过被女子钦慕的事儿,心下琢磨恐怕事有蹊跷。
这时阿史那卓大胆地说道:“你真是笨,难道没看出来我喜欢你么?”
李适之更是无言以对了,没想到突厥妇人豪爽至此。他默然思索了片刻,忙正色道:“公主若只是玩笑也就罢了,不然还请三思。我在大唐乃有罪之身,而你贵为公主,若是和亲联姻,又该用什么名义?可汗定然不会同意!”
“父汗同意不同意没关系,只要你愿意就行了。”阿史那卓收住笑容,正经地说,“其实我并不是可汗的亲生女儿,生父乃上任突厥汗国骨咄禄可汗。骨咄禄可汗病故时,我的哥哥年幼,默啜可汗才自立为王。说起来还是他夺了我们家的王位,不过这些年他对我们兄妹不薄,甚至要把我当亲生女儿一样对待,我们也并不恨他。”
李适之点点头:“原来如此,不过无论如何你也是阿史那氏王室之人。”
阿史那卓又劝道:“听暾欲谷叔叔说,你在唐朝的罪名是杀了一个武将。如果你可以和阿史那氏和亲,对唐突两国关系有利,朝廷说不定会以大局为重赦免你的罪名,你不就可以重新堂堂正正做人了?”
李适之冷笑道:“朝廷当国者乃薛氏,据我所知,他从来没想过要改善与突厥汗国的关系,穷兵黩武生性残暴之人,所想的无非是将一切威胁他的势力夷平!”
阿史那卓疑惑道:“可我听父王和叔叔们说,咱们突厥汗国不是和唐朝和睦相处了么?”
“难道突厥汗国就没有一个有见识的人?”李适之轻蔑地哼了一声。
一种自信到自负甚至装|必的神态在不经意中暴露了出来,可是却没有引来阿史那卓的反感,她的目光反而更加倾慕了,妇人好像会本能地被厉害的男子吸引。
她柔声道:“就算不能于国有利,你和我成亲便能脱离奴隶身份。唐人要抓你,你只有留下来才有容身之所,难道你想以奴隶的屈辱活在这片草原上吗?”
“公主的恩情我实难从命。”李适之自然不愿意给野蛮人做女婿,他深受儒家熏陶打心眼里瞧不起除汉人以外的所有种族,蛮夷在他的理解里就是个贬义词。
“就因为我是突厥人么?”阿史那卓叹了一口气,“你是李唐宗室,自是心向大唐,人各有志我并不勉强。不过汉朝张骞出使西域,身陷匈奴,不还是娶了匈奴女子成家生子?后人却并没有因此诟病,你何必又这样伤我的心?”
她说起这个典故倒让李适之十分意外,并使得他眼前一亮,细细一琢磨这公主虽然说得直白,但并不是没有道理。在非常时候娶突厥女人也不是什么背祖望宗不可原谅的事儿……关键是,能得到这个公主的青睐显然大有好处,正如今天的情形如果没有她的帮助,自己恐怕早就身首异处了一点办法都没有。
阿史那卓见李适之沉默不言,知道他已经有所动心了,不由得嫣然一笑。
第八十二章 抉择
有时人得靠运气,李适之在时运不济之时遇到阿史那公主实在是时来运转,他在公主家中以奴隶的身份过得十分惬意。公主对这个英俊潇洒谈吐不凡的汉人公子一见钟情,对他千依百顺,好得无以复加。在环境本就比较恶劣的草原上,李适之过得日子恐怕让大多数突厥人都眼羡不已。
但以李适之的心气,对于这样消磨时光的日子并不满意,只是眼下别无它图罢了。渐渐地他时时便从公主口中询问一些国家大事,公主也乐意为他提供信息,甚至赞他没有失去志气。
而这时阴山以南的大唐西受降城尚未获悉李适之的下落。殷辞下令四面围堵,但多日毫无结果,他直觉要抓住此人变得越来越不容易了。
部将们见他如此关心李适之的下落,却又未能立功抓住,见到殷辞时只好纷纷请罪。殷辞叹息道:“事在人为,罪犯竟能从边关插翅而飞,我也不能责怪诸位。”
事到如今,殷辞心下觉得不能再拖延下去了,得尽早报知薛崇训。事情没办利索,他便在密信中多次自责,自称有负晋王委托等等。然后差心腹领了通关印信,携带密书快马赶回长安。
这会儿薛崇训早都把李适之这个人忘得差不多了,有人提起他才想起来。其实李适之那点实力本就很难对他构成任何威胁,只不过当时不太放心便嘱咐殷辞除掉以绝后患而已。在薛崇训的理念中,凡是潜在的敌人,如果有机会当然是将其扼杀在摇篮中最好,有机会还手软万一等人强大之后不是自找麻烦?
他收到殷辞的密信了解来龙去脉之后,略微一想:虽然这事儿办得不太干净,人给跑掉了还不知踪迹;但李适之既然杀了人,把死罪栽在他身上便十分容易,一个见不得光的人纵使文武双全有天大的本事,怎么施展?难道做匪拉起草莽起义?
薛崇训笑了笑,李适之那样的人要做草莽英雄恐怕牛头不对马嘴。于是他当即就提起笔给殷辞回书宽慰,意外非人所料,既然李适之畏罪潜逃,便将其定案,奏请皇帝除其宗室身份,迟早缉拿归案。
回了殷辞的信,薛崇训便很快把这件事给抛诸脑外。现在他心里最关心的可不是一个只是隐患可能的李适之,而是当下最重要的事:联兵伐突厥。
这件事有两层目标,除了剪除帝国的一个外患报华清宫被袭的一箭之仇,还有就是苏晋提出的“盟主”目标。后者显然是他的发展达到登峰造极过程中极具意义的一步。各国盟主,形似太宗时的天可汗联盟,影响非同小可。
因这个时代交通缓慢,要在战争之前集结联军就需要提前准备,联络各国各族首领的事儿已经在陆续实办了。唐朝对外战争借助游牧族的兵力不是第一次,所以此事在宫廷和朝廷都没有引起人们的质疑,当然也没有人会想到薛崇训会野心勃勃地预谋让各国首领“推举”他为盟主。
不过他已意识到此事并非那么简单,其中有许多复杂的问题。他也不能找别个商量,只有自己琢磨,确实常常感到有点头疼。
就连始作俑者苏晋,薛崇训也不能找他细谈。当初苏晋提出这个建议时,薛崇训被点醒,但并没有赞同更没有继续商议。万一出了纰漏又不能施展计划时大可以把苏晋作为替罪羊,而自己推得干干净净。故而苏晋也不能参与到这个计划中,这件事操|纵起来就靠不了幕僚,前期只能是薛崇训一个人的布局,如此才能进退自如。
……需要沉思权衡的时候,薛崇训最喜欢的地方是听雨湖畔那个清幽的书房小院。上次在氤氲斋和杜暹说别院很安静,其实他只是应景随口说说,真正能给他宁静的是内府。相比别院,显然王府的戒备森严更加安全,而安全感正是薛崇训很迷恋的东西。
最新章节请到yushuge.vip免费观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