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尉迟与呼延(1 / 2)

加入书签

大汉针对北魏的战争几乎从一开始就进入到了快车道。

尤其是在正式宣布开战之后,右路前锋关羽立刻就带着三万禁军直扑北魏东部地区,向着驻扎在那里的尉迟部和呼延部发动了疯狂的进攻——驻扎在这两部对面的秦朗兄弟也适时的发动了攻击,这两部几乎是在一瞬间就陷入到了死地当中,打是打不过了,而且连逃跑的后路也被张飞率领的一部兵马给截断,困在那里郁闷的要死。

现在这两部主帅都在考虑要不要直接投降算了,反正两个人都看出来了,这北魏碰到大汉这么一个敌人,基本没可能还有什么反败为胜的可能,真正和大汉军队交过手之后他们才发现,自己等人的实力在大汉人面前……简直就是一个笑话。

在大汉强大的武力面前,他们简直就是蝼蚁一般的存在,对方想要弄死他们根本不需要浪费多少力气,随便一伸手,估计自己率领的兵马就会化作灰灰了。

如果换做一个普通的将领,可能会忽略掉自己手下的兵马如何如何,可北魏的这些精锐部队和大汉那边的情况不一样。

像是所谓的呼延部和尉迟部,他们说是兵马,还不如说是自家子弟。

呼延部和尉迟部,原本都是鲜卑一个部落族群,这两名率军的大将,就是这两个部落的首领,这些兵士中不少都是他们自家的亲戚子弟什么的,在这种明明知道是送死的情况下还要他们往前冲,这种事情他们还真有点做不出来。

这并不是说他们两部人都是胆小鬼,如果拼着老命不要能够获得一场胜利也就罢了,可现在的情况是就算你把所有人都拼光了,也没法获胜,甚至连给对方造成大的伤亡都做不到,这还拼个什么劲?

这时候要考虑的,就是如何才能保住自己这一大家子族人了,这才是身为一个部落首领应该做的事情——说白了,就是国家灭了无所谓,只要家族延续下去就可以了。

反正做类似的事情,他们心里是一点压力的没有,除了这种思想本就是这片土地上的‘主流’之外,也和北魏建国时间太短,治下百姓对这个国家还没有什么归属感有关。

现在这一场大战爆发,就充分体现出了这一点,大汉的军队几乎是横冲直撞一路上畅通无阻,加上十艘飞船被投入到了战争中,羽林骑甚至都没有出手,就把北魏那些敢于抵抗的军队和城池给毁了个彻底。

鲜卑人确定了根本无法与大汉对抗之后,投降的是一个接着一个。

尉迟部和呼延部可以说是坚持的比较久的了,起码他们还和大汉军队硬碰硬的打了两场,然后又对峙了一段时间这才宣布投降。

鲜卑人会这么干脆利落的投降,也和大汉没有针对鲜卑下什么狠手。另外就是慕容、宇文那几家都能被大汉接受,为什么他们就不能?

真要论起来,呼延、尉迟这也都是鲜卑大族,若非如此他们也不可能成为北魏拓跋氏帐下最得力的几大战力之一。

对于尉迟、呼延两部的归降,关羽是很平静的,而张飞却有点郁闷,他巴巴的还等着打一场大仗,就算真正和那两部过招的是自己二哥,可只要关羽把这两部人打崩溃,他就可以顺势掩杀,起码可以过过瘾。

没想到对方打了两场后干脆利落的投降了,这他还守在这里还有什么意义?直接领着兵马回到了主营与关羽合兵一处,然后随便寻个地方就去喝酒去了。

关羽也知道自己的这个三弟现在郁闷着,加上如今随军挟带的酒水怎么喝,以张飞的体质都不会喝醉误事,不耽误正事关羽自然也就不会说什么,随着他性子去了。

只是呼延和尉迟两部的事情需要尽快禀报给大都督曹操得知,询问如何处置。

曹操的回复很快,快到关羽都被惊了一下,几乎是自己这边消息刚送过去,那边曹操就给出了指示:

右路先锋大军进度已经耽误,继续向前推进,同时可以将秦朗以及秦明率领的一万军并入右路先锋军,直接奔着柔然部而去。

尉迟、呼延两部不用去管,让他们就地驻扎等待大汉主力兵马的到来!

这命令,若是以前见到,怕是会以为曹操脑子秀逗了。好不容易把对方打投降了,结果不管不顾,连个看守都不留,就让他们自己在那里屯驻,这和直接把人放了有什么区别?

可关羽几乎没多去想,直接就照办了。

原因也很简单:我既然能打的你投降,那么就可以再把你打投降。何况呼延以及尉迟两部的首领要是这么不开眼的话,下一次大汉就不会这么干脆的让他们投降了,肯定是直接杀光了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