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五章 应 天(1 / 2)

加入书签

鲁肃那话的意思,竟似有回天之术一般。

孙权心中原本还对鲁肃存有抱怨,此刻一听这话,那抱怨之意顿时烟销云散。

“子敬莫非有什么妙计?”孙权惊喜的问道。

鲁肃干咳了一声,缓缓道:“事到如今,单凭我一己之力,实难再抵挡颜良,想要等到北方时变,恐怕也要来不及,这等危机时刻,必须要尽快借助外力来对付颜良才是。”

“外力?”

孙权一起迷茫起来,环顾四周,除了大海之外,就都是颜良的地盘,孙权实想不出这个时候,还能借助谁的外力来挽救自己。

“此时此刻,还能借谁的外力呢。”孙权叹道。

“刘备。”鲁肃斩钉截铁的道出了这个名字。

孙权的身形微微一震,在某一个瞬间,精神似乎有所振作,但旋即却又黯然了下去。

刘备是和颜良有仇不错,但刘备所据有的徐州,与江东中间还隔着一个淮南,而淮南眼下又有周瑜所拥兵自重,刘备又如何能越过周瑜来救自己。

刘备当然也可以发兵进攻梁国一线,用围魏救赵的手段,来逼使颜良退兵回援北方。

但眼下的形势却是,刘备的主力尽在河北,正雄心勃勃的逼近邺城,而颜良在许都、睢阳等地,同样也留有数万精兵做防备,刘备又何来的足够兵力,来实施所谓的围魏救赵之策。

孙权不傻,一想到这些,他就觉得鲁肃又在出庸招。

鲁肃似是看出了孙权的心思,忙解释道:“肃的意思是,主公何不将淮南割让了刘备,到时刘备贪图淮南之地,必会抽调兵马南下,去接收淮南诸郡。而刘备若得淮南,便将从背后对颜良造成极大的威胁,刘备纵然不发兵南攻,颜良忌惮之下,必也得抽兵往江北防范。那个时候,颜良大军一撤,我们岂非就获得了难得的喘息之机。”

这一番洋洋洒洒之词,只令孙权有如拨云见日一般,眼前顿时豁然开朗。

“周瑜拥兵自重,淮南诸将心存不服者必甚众,刘备若是发兵南下,名正言顺的接收淮南,周瑜定然抵挡不住。与其让周瑜割据,主公何如将淮南割给刘备,反而能从中得利。”

鲁肃又是一番解释,彻底的打消了孙权的疑虑,让他再次看到了希望。

“子敬此计倒不失为一条奇策,只是我前番与刘备曾结怨,这个时候我危在旦昔,只怕他未必愿意帮我。”孙权又生顾虑。

“刘备乃枭雄,利益面前,他定会不计前嫌,且肃愿为主公出使徐州,必凭三寸不烂之舌,说服那刘备。”

鲁肃的表情慷慨无比,神色更是肃然凝重。

孙权踱步于堂中,思前想后,苦于别无计策,唯今之计,只怕也只有鲁肃的计策方有回天的可能。

沉思半晌,孙权猛然转眼,轻拍着鲁肃的肩膀,郑重道:“子敬,你是我最信任的人,我孙家最后的希望,这一次就全都交付在你的手上了。”

“主公放心,肃必不负主公所托。”鲁肃情绪激昂之下,眼眶中也盈盈含起了泪光。

主臣二人,眼中各含热泪,情绪愈发慷慨。

正当这个时候,脚步声响起,一名亲军急步而入,大叫道:“主公,斥候探报,叛将凌统正率数千兵马向武进杀来,前锋离城不过十余里。”

孙权神色立变,却不想到自己前进才踏进武进,连屁股还没有坐热,后脚颜良的追兵就杀到。

“颜良这狗贼,他这是想把我赶尽杀绝啊!”惊恐中的孙权,恨恨道。

鲁肃忙道:“主公,事不宜迟,就请主公速往吴郡退去,肃当乘船北上,走海路去往徐州。”

武进城临江,江岸边不乏大船,鲁肃想要从此间去往徐州,必须沿江东下出海,再走海路北去徐州。

形势紧迫,孙权也无暇多想,遂又重托了鲁肃一番,随即主臣二人便就此分别。

孙权那头,带了自己的老妈吴氏,在百余亲兵马护送上离开武进,一路吴郡继续撤逃。

鲁肃这边则出城望北,直抵江岸,征用了一艘大型的商船,带着几个贴身的家仆老卒,走水路顺江而去。

船行渐远,望着渐渐远去的江南岸,负手立于船头的鲁肃,表情却是无比释然。

“主人,那刘皇叔会答应救咱江东吗?”身边的老卒,好奇的问道。

鲁肃冷哼了一声,“刘玄德志在争夺北方,若是贸然收取淮南,就意味着要和颜良全面开战,以刘玄德的智谋,他才不会为了区区一淮南,就影响了他争夺北方的大业。”

听得这话,老仆就糊涂了,茫然道:“既是如此,那主人为何还要向主公献此一计,不辞辛劳的远赴徐州做使者?”

“我不献此一计,抽身去往徐州,难道留在江东,等着给孙氏陪葬吗。”鲁肃轻捋着胡须,眼眸之中流露出了一丝诡笑。

那老仆茫然了半边,陡然间恍然大悟,这时才惊知,自家主人已是打算抛弃孙权,什么出使徐州的名头,不过是他抽身的借口罢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