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82开始的赶山生涯 第556节(2 / 2)

加入书签

而吕律一帮人在这边,也算是在瓦拉干结下了人缘。

晚上,几人受托木伦邀请,去他们家的乌力楞。

鄂伦春人走亲访友,都是要带些食品馈赠对方,有小孩的人家还要送些灰狗子肉。也有送木耳、后头、松子、榛子之类的东西。

要知道,猎人在行猎中饥饿缺粮,到不相识的鄂伦春人家去索取食物,主人都会很好地招待。

不相识的猎人在猎场上相遇,获得猎物的一方,不仅会主动请空手的猎人饱餐一顿,还会在分别的时候,送上些猎获让人带走。

很淳朴厚道,一下子结识那么多人,以后在大兴安岭的山里行走,其便利可想而知。

几人干脆将行李收拾装车,将车子也开到托木伦的乌力楞,顺便将那筒松木也装上车子。进托木伦家的木刻楞的时候,吕律特意带上了些打到的飞龙肉,几对熊掌和不少灰狗子肉。

早在路上的时候,吕律就特意给陈秀清等人说了简单的做客习俗:鄂伦春族是一个热情好客的民族,不论是本民族还是外民族的人,只要来到他们的乌力楞,都要把客人请到自己的撮罗子里落座,用酒和手把肉招待。

主人敬酒的时候,客人不能拒绝,否则会被认为是对主人的不尊重,反而客人喝醉了,才是对主人的高度尊敬。

喝酒的时候,主客同用一个桦树皮碗或酒缸子,主人先请客人喝,客人回敬主人,依次向右轮流。

一句话,敞开了吃喝。

今天晚上,托木伦用的就是家人现打来的狍肉招待几人,怼火里烧熟的狍头肉、生的狍肝,烧熟的狍心,和锅里熬着的狍子手把肉,配合上独有的蘸水,吕律等人和赵永柯相识那么久,早已经习惯。

可孟兆华他们三个司机就看得目瞪口呆了。好在都记住了吕律的交代,好好地体验了一把鄂伦春人的热情。

一顿饭,无一例外地,几人都喝得伶仃大醉。

托木伦招待他们的可是他们传统的鹿茸酒,这可是难得的好东西。

当然,还有弹奏着斯日古拉(马头琴)唱着的粗犷歌曲。

斯日古拉的制作技艺,在后世,那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部分。

如此热情,很难不过瘾。

第660章 避水金睛兽

见吕律等人特别喜欢喝鹿茸酒,他们在托木伦家的乌力楞住了一晚,第二天早上上车离开的时候,托木伦特意给吕律几人都送了一些。

“对你们的伤很有好处,多喝点!”

他是清楚吕律和陈秀清伤情的,所泡的鹿茸酒,虽然是驯鹿的鹿茸,但仍然不能低估其中的价值,鹿类独特的再生能力主要就显现在鹿茸每年鹿角的替换和超乎寻常的生长速度上,对伤势恢复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双方有来有往,这份情谊算是真正结下了。

吕律离开的时候,扫视着淳朴厚道的一家人,尤其是几个黑黑的孩子,标志性的细长眼睛里,黑白分明。

他最终看向托木伦:“再过上几个月,我们还会再来。到时候再来看你们。”

他寻思着,到时候再过来,给这一家子老少,多带些礼物过来。

托木伦听到这话,显得很高兴。

三辆车子,驾驶室里可坐不下九个人,所以在孟兆华开的车子里,专门留了位置,吕律、赵永柯和陈秀清三人就挤在里面,还有元宝它们,这里也是放那段松明子的地方。

车子启动后,托木伦一直骑着马从他们家送到了瓦拉干林场的大路上。

挥手告别后,吕律等人踏上了回程,开始了一路上的摇摇晃晃和昏昏欲睡。

到了下午一点的时候,裹着褥子昏睡的吕律在突然刹车的惯性中惊醒,及时一把抓住后车门板,稳住身形,才避免了脑袋撞上车厢的危险。

元宝也在这时候叫了起来,这是有野物的提示。

吕律微微皱了下眉头,他听到前面的车门相继打开,还以为外面出了啥事儿,赶忙拔出猎刀,掀开篷布跳了出去,陈秀清和赵永柯也跟着跳了出来。

三人绕过车屁股往前看了下,发现在大路前方,一头雄壮的驼鹿就横档在路上。

张韶峰等人就在前边看着这头不惊不跑的驼鹿。

看到吕律三人过来,张韶峰笑道:“看到汽车来了,居然还一直挡着不走……这玩意儿,胆肥啊。咋感觉脖子比脑袋还组大些,这长得也太大了。”

上次来打猎的时候,远远地看到过一头驼鹿。

可那样的情景远没有现在隔着十几米看着震撼。

作为鹿中的扛把子,眼前这头驼鹿,肩高两米有余,身长差不多接近三米的大家伙,那是长得相当伟岸,那体重,少说也有七百公斤。

尤其是那一对展开来长度至少有一米五,如仙人掌般的巨大鹿角,看上去怪异而又霸气。

“打还是不打?”

梁康波问道:“上次听你说,驼鹿的肉比牛肉还好吃一些,这打下来,少说也能得到四五百公斤的肉,到时候,屯里人每家都能分上几斤。”

说这话的时候,梁康波偏头看向吕律,等着他发话,却见吕律神色有些犹豫,又连忙问道:“咋了?有啥问题?”

他的犹豫,是因为驼鹿少,打了以后更难见到。

但细细一想,自己不打,换作是别人,也不会放过啊。

所以,吕律瞟了几人一眼,又看看那头驼鹿,决定同流:“车子倒也还有位置装!”

他也动念了,主要是又相中了那一对霸气的的鹿角。

然而,几人还在商量的时候,吕律突然看到那驼鹿的毛一下子竖了起来,头慢慢地低下,耳朵开始向后贴紧,他忽然有了很不好的预感,连忙说道:“赶紧打,不然要遭殃的怕是咱们……”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