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剑之军工系统 第280节(2 / 2)

加入书签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欲书阁]https://yushuge.vip最快更新!

唯一能拆的就是连部那辆t34。

这辆坦克就是连长刚子的,他听到这命令时就有些不满了:“营长,我这不是有意见,教练亲自上阵带咱们打当然好,战士们心里也塌实。但把我的坦克让出去……我用啥啊?”

“咱们不是还有装甲车吗?”王学新想也不想就回道:“开一辆去,你别冲在前头就成!”

刚子还想说什么,但还没说出口就被王学新顶了回去:“废话少说,你得多看看别人怎么打,到时才知道怎么指挥,明白吗?”

刚子“哦”了一声,然后就心不甘情不愿的退了下去。

在刚子看来,他用一辆t34换一辆装甲车铁定是血亏。

t34多威见啊!这皮又厚炮又粗的,鬼子那薄皮装甲车……距离近些都能让机枪打穿。

但刚子这么想就错了。

战场上恰恰是装甲车这玩意才更适合作指挥车,因为它空间比坦克更大,能装下更多的通讯设备和指挥人员。

另一方面,则是装甲车这玩意速度快视野好,在战场上可以灵活机动,也有更强的感知能力。

而且,用装甲车作战又不需要像使用t34那样,需要在执行坦克作战任务的同时指挥,这会让指挥员一心多用忙不过来……大脑就做大脑的事,而不是跟手脚抢活干,否则每个手脚都不灵活全都乱打一通。

至于装甲车的安全……只要跟在坦克后头指挥而不是冲在前头挡炮弹,安全性一点都不比坦克低。

安德罗维奇身为老兵车组就单独一辆为一组,这使安德罗维奇有很大的自主性。

他这车组语言不通的问题,王学新把老翻塞进装甲车里当通讯员就解决了。

不过当然,给安德罗维奇车组送去一坛地瓜烧是必不可少的。

陈松勇对此表示担心,说:“营长,眼看战斗就要打响了,还给他们送酒,这合适吗?要是喝高了……”

王学新“呵呵”笑了起来:“放心吧,陈参谋,你不了解毛子,他们是喝高了打起来才够劲!”

……

田代步弓是帝国第37师团(师团长安达二十三)的一个大队长,他负责驻守龙凤坪。

龙凤坪虽说不大但地理位置却十分险要,因为它是几条公路和山路的出口,从这里往南两里就出了吕梁山进入一路平坦的平原,再往南就是运城。

当初楚云飞就是守在这附近与八路军划公路而治。

楚云飞的358团当时有两个任务,一是守着龙凤坪不让八路军前出平原……这也可以算是一种封锁,另一个任务就是挡着鬼子使其无法威胁运城的侧翼。

此时,龙凤坪落入鬼子手里就只有一个任务,那就是将其封锁在山区里免其出来“作乱”。

田代步弓没有在这里构筑多少工事。

原因是帝国军队在这里接收了大量晋绥军留下大量的炮楼、碉堡等工事,田代步弓要做的只是接收这些工事再把它们利用起来。

参谋曾建议田代步弓将这些工事加强一下应对八路军。

但田代步弓却“哈哈”大笑起来。

“稻村君多虑了吧!”田代步弓说:“我们有一个大队的兵力,还有完备的防御工事,而八路军却只能沿着公路出现在我们的机枪面前……只要我们有足够的子弹,再多敌人都无法突破这里吧!”

田代步弓这话有几分道理。

龙凤坪正处于垭口八路军的兵力无法展开,同时田代步弓相信八路军也不会这么做……八路军之所以能与帝国军队抗衡就是依靠山区的地形复杂。

那么,八路军有什么理由突破龙凤坪进入平原?

这不是自寻死路吗?

所以,田代步弓认为,他更需要考虑的是补给和怎么应对八路军游击队偷袭的问题,而不是加强防御工事……这完全是浪费物资和精力。

然而,田代步弓不知道的是,恰恰是他的自负造成了田代大队的溃败。

这天,田代步弓像往常一样准时在六点起床吃早餐。

他的早餐是两片面包加一个煎鸡蛋和一杯牛奶,如果条件允许,他还会在面包上涂一层蜂密或果酱。

这是田代在鹰酱留学时养成的习惯。

田代在鹰酱那见识到美国强大的工业并深深为其折服,他把鹰酱当成很好的学习对像,而学习就应该彻底,包括饮食习惯等等。

就在田代用餐刀切着鸡蛋时,就隐隐听到窗外传来马达的“隆隆”声,杯中的牛奶也在地面的震动下泛起阵阵涟漪。

“今天有哪支部队要进过我们防区?”田代将一片煎蛋放进嘴里,问身边的参谋:“看来是支战车部队!”

田代步弓会这么问当然有他的道理,因为八路军没有战车。

如果有战车出现,那肯定是帝国军队的,不管是哪个方向。

稻村参谋愣了下,他往声音传来的方向张望下,就略带紧张的回答:“少佐阁下,今天没有部队经过。听声音是来自北方,难道是……八路军?”

田代笑了起来,他不明白自己为什么会有这样一个胆小而愚蠢的参谋,他怎么会认为八路军有坦克?

如果八路军有战车,那还能叫八路军?

然而就在这时,突然“轰”的一声爆炸声,接着外面就乱了起来。

田代听到有士兵在叫喊:“战车,八路军的战车!”

<div style="text-align:center;">

<script>read_xia();</script>

最新章节请到yushuge.vip免费观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